王朗死訊傳開,魏軍數萬將士譁然,陣型一陣騷動。

見馬謖初戰告捷,諸葛亮心下大悅,以扇遙指曹真,沉聲道:“今日我不趁你之危,你可回去整頓軍馬,來日決戰。”

聞言,馬謖急道:“丞相,為何要收兵啊?此時魏軍陣勢已亂,若是放馬衝殺過去,縱是不獲大勝,小勝也是有的啊!”

諸葛亮面無表情地看了馬謖一眼:

“帳下督,你在教我做事?”

我在教你打仗......馬謖氣勢瞬間一弱,被一句“帳下督”給徹底拿捏住,只好悻悻退後,讓開去路。

諸葛亮站在四輪木車上,大手一揮,蜀軍緩緩轉陣而退。

對面,魏軍也倒戈卷旗而去。

曹真命人將王朗屍首用棺木盛貯,派人送歸營寨。

副將郝昭遙望陳倉城方向,進言道:“大都督,需防諸葛亮今夜趁我軍治喪,前來劫寨。”

“不若分三路,伏於營寨之外,待其兵到,圍而殲之!”

曹真深以為然,讚道:“伯道此計,正與我不謀而合。”

遂令王雙、曹遵、朱贊三將,各引一萬兵馬伏於大營東、西、北三面,但見夜裡蜀兵殺來,便一起衝出,聚而殲之。若三更不見蜀軍前來,便撤兵回營。

三將受計,引兵而去。

分撥完畢,曹真對郝昭道:“我二人各引一軍,伏於陳倉城外,截住蜀軍歸路,如此方得完勝!”

郝昭點點頭,補充道:“還應於寨中虛堆柴草,放置草人,留數人看護。若蜀兵到,燃火為號,屆時我軍五面殺出……”

說到妙處,將帥二人相視而笑。

“哈哈哈……”

“妙啊!”曹真撫掌讚歎。

計議打定,兩人分頭去做準備,待到天黑,迅速領兵落位。

另一邊,諸葛亮回到城中,聚集眾將,商議軍機。

帳下督馬謖站在最邊緣的位置旁聽。

諸葛亮先喚魏延、趙雲至近前,吩咐道:“今夜你二人可令本部士兵早歇,於二更起身,三更出城,換上魏軍服飾,臂纏白布,去劫魏寨。途中但見魏軍歸營,不必答話,只上前衝殺一陣,便分別往東北兩面繞營而去。”

魏延聞言,面帶憂色拱手道:“丞相,曹真深知兵法,必料我軍乘喪劫寨。他豈不提防?”

諸葛亮笑道:“我已料到曹真料到我軍要去劫寨,其必伏兵於大營三面,陳倉左右,待我兵過去,卻來斷我後路。故令你二人穿魏軍服飾,三更引兵前去,途中必遇魏兵回營,你等只需尾隨在後,乘勢攻之,而後繞營而走,亂中取事,彼軍必自相掩殺。”

趙雲疑道:“丞相既已料到曹真料到我軍將去劫寨,為何三更才動身?”

諸葛亮微微一笑,正要解釋,忽聽馬謖插了一句:

“兩位將軍勿慮,且放心前去,這波丞相在第三層,曹真只在第二層。”

眾人被這句話搞得一頭霧水。

不過還是大概聽懂了其中意思:丞相比曹真更高明一些。

這就夠了。

趙雲、魏延拱手領命,引兵而去。

諸葛亮面無表情地瞥了多嘴的馬謖一眼,又喚關興、張苞至近前,吩咐道:

“你二人各引一軍,四更之後出發,伏兵於魏軍營外十里處,但見魏軍自相殘殺,不必理會,只待天將破曉時,殺奔魏寨之中。”

關興、張苞受計,引兵去了。

他們二人還非常年輕,完美遺傳了父輩們的特點,驍勇善戰、頭腦簡單。且一向視諸葛亮為神明,就算有問題,他們也不會問。

他們覺得領兵打仗,幹就完了,問那麼多問題做什麼?

多動手少說話才是王道。

沒有什麼事是全軍突擊解決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