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魏蜀兩軍各自列成陣勢,緩緩相迎。於陳倉城北,渭水之南隔空相接。

平地上萬馬齊喑,旌旗如林獵獵作響。

馬謖策馬於蜀軍陣前,抬眼細看。

只見魏軍兵勢浩瀚、陣勢齊整,與張郃所率騎兵大不相同。

前者或不及後者精銳,倒也稱得上是強軍勁卒。

魏國的基本盤竟然如此雄厚.....馬謖倒吸一口涼氣,暗暗慶幸自己一直以來避免魏軍正面硬剛的決定,實在是太明智了。

兩軍隔著一箭之地頓住去勢。

三通鼓罷,司徒王朗乘馬而出。郝昭與王雙分列大都督曹真左右,壓住陣角。

一個魏兵馬出軍前,大叫道:“大魏司徒王朗,請對陣主將答話!”

話音剛落,蜀軍門旗分開,關興、張苞並列而出,分馬立於左右兩邊,一隊隊驍將勇兵緊隨其後,列成拱衛陣勢。

而後,一輛四輪車自陣中緩緩駛出,停至陣前。

諸葛亮端坐車上,輕搖摺扇,飄然目視前方,舉目便與魏軍陣前麾蓋下一白髯老者視線相接,擦出火花點點。

諸葛亮心下暗忖道:“此人必是司徒王朗,觀其目光爭強好勝,胯下坐騎蠢蠢欲動,必是要下說詞與我一決高下,我應當隨機應變,不讓他佔到便宜。”

計議打定,正要叫親兵推車往前出陣,卻見馬謖湊了過來。

“殺雞焉用牛刀,此人我足以對付,丞相稍歇,且看謖一展舌劍。”

聞言,諸葛亮一怔,側頭目視馬謖,憂道:“王朗博學多才,胸有文章,口有辯才,我恐你不是他對手啊。”

開玩笑,那段話我都背下來了,還做了深加工,怎麼可能辯不過王朗?

飛龍騎臉怎麼輸?

馬謖拍著胸脯保證道:“丞相且放寬心,我自有說詞應對!”

“那……好吧。”諸葛亮略做猶豫,終是覺得自己身為統帥,與軍師王朗鬥嘴有失身份。

贏了,有勝之不武的嫌疑;輸了……輸是不可能輸的,諸葛亮有這個信心和口才。

但是,與其勝之不武,不如讓馬謖試試。

兩人商議間,王朗已策馬上前一步,朗聲道:“對面可是諸葛孔明?”

“正是。”諸葛亮起手應了一句。

王朗拱了拱手道:“久聞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會。”

見諸葛亮安坐輪車之上,並不答話,王朗不以為意,繼續說道:“公既知天命,識時務,為何要興無名之師,犯我大魏疆界?”

言語間,王朗自信滿滿,思路異常清晰。

想他七十有二,還能叱吒兩軍陣前,將對方主帥噴的啞口無言。

這是何等的風采?這是何等的快意?這又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這怎能不令他心潮激盪,王霸之氣四溢!

馬謖哈哈一笑,橫身擋在四輪車之前,接過話頭道:“敢問王司徒,我家丞相奉詔討賊,何謂無名?”

這邊馬謖剛露出身位,那邊早有曹真在一旁提醒王朗,來者是襄陽馬謖,為人極其穩(狡)健(詐),不好對付。

司徒小心吶!

王朗頜首瞭然,撫須大笑三聲,先將自己的氣勢拔高。

他並不在意來應戰的人是諸葛亮還是馬謖。

無論誰來,他都有把握今天將對方說服。

心服口服!

王朗清了清嗓子,娓娓說道:“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力,公以為然否?”

“不然!”馬謖擺手,反問道:“曹賊篡漢,霸佔中原,兩殺降兵、三屠徐州,視人命如豬狗,何稱有得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