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夏邑,朝會上欽天監將重大發現奏明二聖,說是泰山翔雲瑞風凝聚,有神木靈樹誕生,使泰山成當世福地。

這個訊息,朝堂上名門重臣都是早就知曉,尤其是即將前往東方的“東伯侯”,更是心中頗為得意。

畢竟,他即將上任,就有福地誕生,這說明什麼?這說明是自己的命數到了!

《獨步成仙》

若非自己的時運、福德,豈能有這麼巧合?

怎麼就不誕生在別的地方呢?

“予嘗聞泰山乃山嶽至尊,如今誕生福地,不知眾卿以為,當如何應對?若要祭祀,當用何禮?”

垂簾聽政的太后將心中疑慮問詢眾臣。

眾臣除宰相們巋然不動,其餘都是偷偷瞄向了禮部尚書。

而禮部尚書則是輕輕側首,瞥了一眼禮部侍郎紀天霞。

和周圍的同僚頗為不同,禮部侍郎身材魁偉,前後官員的個頭只到他的肩膀。

見上司瞄了他一眼,紀天霞便知道,這是求援的訊號。

於是邁步而出,手持笏板躬身道:“啟奏太后。”

“古聖有云:王者受命,升封泰山。是為教告之義,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

紀天霞於是將諸多古時的禮儀說了出來,群臣聽得有些懵,連門下省侍中李懷柔都有些奇怪,到底是從什麼角落裡找到的出處。

“紀侍郎,歷朝歷代,只是郊祭上帝,升封泰山之事……未曾有過啊。”

有人覺得不妥,唯恐逾制,於是提醒了一下。

“福地誕生,不同於往常。”

側身略作解釋,紀天霞又看向欽天監的人,“不知星象如何,福地又是何等模樣?”

欽天監的人抹了把汗,趕緊上前搭話。

便把兩界山前的兩塊石碑說了一通,當聽到“真偽權衡,震威秉公正”、“陰陽判斷,睨眼察秋毫”的時候,滿朝文武都是神情頗為複雜。

皇位上的年幼國君、年輕太后,也是愣了一下。

不過禮部侍郎紀天霞卻是面色如常,便道:“封天而禪地,山上築土為壇,報天之功,曰封;山下除地,報地之功,曰禪。陛下可登泰山祭天,於兩界山前祭地。”

“泰山遠麼?”

垂簾之後的年幼國君,忽然開口問道。

“驅車一月可至。”

禮部侍郎紀天霞如是說道。

實際上一人三馬,一天就到了。

之於飛舟,那更是輕鬆簡單,只要不是遇險遭難,半天功夫能有個來回。

倘若是飛天遁地的修真大能,瞬息而至也不是不可以,反正現在國運衰退,離開京畿,大部分地區那是想怎麼飛就怎麼飛。

不過紀天霞也清楚,大機率二聖不會挪窩,所以就挑了個小老百姓磨磨蹭蹭的走法時間。

如此,也算是給個臺階,讓二聖繼續守著夏邑。

果不其然,只聽內侍省的閹人就開口道:“車馬勞頓,何必這般大費周章,陛下治理天下,豈能耽擱一個月?”

“不如請朝中重臣,持節前往泰山,告祭天地神明。”

如此建議一出,竟然是引起一陣讚歎。

不過讚歎過後,又是一陣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