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 嶗山道士(第2/2頁)
章節報錯
有幾個弟子沉不住氣,在暗中議論此事,那璇璣道長飲下杯中酒,如同這才反應過來那般恍然,道:“日暮天昏,待吾借來明月,也好照明視物。”
借來明月?
眾弟子聞言,無不欣喜激動,萬分期待。
遂見璇璣道長取出一張白紙,持紙揮動,有紙屑跌落,再看,白紙化作圓形。隨後抬手丟擲,那白紙輕盈而起,掛在牆上,穩穩當當似原本就貼在那裡。緊接著白紙中心瑩然有光,倏爾漸盛,當真化作明月一般朗照大殿,細末分毫也可辨清!
眾人見此,一聲轟然,一個個驚詫而又讚歎地望著明月,直欲暢言議論,然見客座高士在前,不敢妄語,憋得難受,只拿一雙雙眼睛半空交匯,擠眉弄眼地十分滑稽。
馮煜忙藉著飲酒,遮掩了一下儀態。
否則他真要被這群頗具喜感的弟子給逗得發笑,那可就當真失禮了——哎,等等!馮煜停杯擱箸,抬頭看向牆上那個用白紙裁剪的“明月”,之前心中掠過的熟悉既視感,此時愈發強烈。
明月放光,不算難事。
只一個基礎道法“攝光術”,攝來月華靈光,投入白紙即可。凡俗世人不解奧妙,以為當真取來明月懸掛,故而稱奇。
然而馮煜驚詫的卻是,此情此境,讓他不由地想到記憶裡的一個故事——嶗山道士!
難道,那故事其實並非故事,而是確乎其事,甚至自己都成了故事中的一環?亦或者,此方世界,原本就是聊齋世界?
馮煜不由得有些錯愕失態。
泓明注意到了他的異樣,遂道:“良辰美景,樂亦無窮,莫如共享其樂。”於是袖袍拂過,桌面整整齊齊地多了十幾個酒杯,正好對應在場人數。又將酒壺讓出,將酒分賞給眾人,並且囑咐他們可以盡情暢飲。
眾弟子上山以來,多是在經歷“勞其筋骨”的考驗,每日又累又餓,許久未曾飲到美酒,聞此無不大喜過望。眼見那酒壺不大,在場又有十多人,只怕頃刻就要喝光,於是眾人吵吵嚷嚷,爭執不休,都來搶著喝,生怕遲了酒壺裡的酒便要傾盡。
見到眼前這一幕,馮煜確認不疑——此時演繹的,定然便是那“嶗山道士”的故事!
那麼,人群裡也該有個原本的主人公“王生”了?
目光搜尋,果然在人群裡見到一個驚疑思索地年輕人,面相柔和,頗具書生氣,只馮煜粗略一觀,其人身具靈韻,也有急智與慧根。在眾人仍自沉溺暢飲美酒時,他已然覺察不對,驚訝於怎麼也倒不盡的奇異酒壺,且從方才爭執失禮中清醒過來,端著個酒杯在人群外頗為顯眼。
泓明也注意到了年輕書生,輕聲笑道:“道兄,此子頗具慧根,可稱璞玉。”
璇璣搖頭,嘆道:“怕只怕不堪琢磨。”
少頃。
眾弟子都意識到酒壺的神異,且滿足暢飲後,也從爭搶中清醒,均感失禮,雖璇璣道長含笑未語,不以一言相責,可眾人仍感赧顏。連忙將酒壺恭敬奉還,老老實實回原處侍立。
馮煜這才注意到,原來先前在自己身後的,正有那個他頗為關注的王生!
回身之際,卻見璇璣、泓明兩位目光齊至,含笑以待。馮煜皺了下眉,驀地反應過來——三人中,他倆各逞術法展示了不凡,如今輪到他了!
馮煜無奈,怎地兩位尊長,一個拿基礎道法糊弄,一個甚至借花獻佛,到了自己卻是最麻煩的那一幕?也是馮煜先入為主,自己將自己帶入原先的記憶裡去,忘了眼下為現實,到底如何展露神異也只是在於他自己的選擇。
略作沉吟,馮煜笑道:“承蒙道長借皓月之輝照明,可單隻這般喝酒未免無趣,何不邀請月宮仙子獻舞一曲?”出於謹慎,馮煜沒敢如原本那般指名道姓直呼“嫦娥”,那可是太陰星君麾下大神,即便早已消失,馮煜也不會妄然胡言。
於是取來一根筷子,揮手投入牆壁上綻放光芒的月亮之中。
倏爾見一美人從月亮裡出來,初時極小,尚不足一尺,等到落地時已然化作常人大小。只見美人娉婷,身著霓裳,水袖揮舞腳步輕盈,舞一曲翩翩蝶舞,如夢似幻,口中歌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聲音空靈婉轉,旁人見之聞之,無不痴迷。
不一會兒,美人唱完了歌,身姿旋轉著躍上桌來,在眾人驚呼聲中盈盈一臥,竟重新化作一根筷子。
泓明、璇璣四目相顧,隨即大笑。
泓明扶須道:“今日歡飲甚樂,然而到此時也有些不勝酒力,不如咱們先到月宮裡再喝一杯踐行酒如何?”璇璣點頭應允:“如此最好!”遂施法移席進入月宮,眾弟子驚呼仰望,只見牆上月宮三人圍席而坐,且斟且飲,看時纖毫畢現,如同映在鏡子裡,眾人驚得無以復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