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橫跨兩府明月山(第1/2頁)
章節報錯
渝都府的山道上,悠悠地行著一輛馬車。
馬車行轅上,駕車的乃是個魁梧壯漢。
其人身高八尺,目蘊精光,雖駕車時頗為悠閒,實則眼中餘光一直警惕著四周。若有見識過人者在此,定會一眼看出此人乃是老練的武者,行走江湖的經驗也十分豐富。
世道亂象已顯,荒山野嶺的,某棵樹或是某塊巨石後面突然蹦出個剪徑劫道的賊人實屬尋常。
可稍微有點經驗,都會懾於壯漢隱而不發的老練氣質而放棄。畢竟剪徑也多是求財,不是送命。
不過,將馬車開到如此荒山野嶺也屬實罕見。
山道不比其他,若過不去時,那就當真過不去。蜀道之難,大乾上下無人不知。在穿過一片林子,即將轉入山脈之中時,前方貼近石崖的小路,分明就是馬車無法繼續行進的絕地。
壯漢一躍而下,上前查探明白,轉回馬車前躬身禮請道:“師伯,師父,明月山到了。前方道路險峻,馬車走不過去,我們得步行往前了。”
“唔,”馬車裡一個溫和聲音回道,“算算時辰,也該到了——師弟,我們走罷。”
另一個頗為年輕的聲音回道:“師兄請!”
壯漢上前相迎,只見車上下來兩人,皆穿道袍。當先一個面相三四十歲左右,氣度儒雅隨和,未語先笑,讓人一見就生出親近,壯漢口稱“師伯”;另一個則十分年輕,面相稚嫩,身形也頗顯瘦削,不過那雙眼睛卻格外沉穩,若與之久視,甚至會生出目蘊辰星的錯覺,壯漢愈發恭敬,竟稱其為“師父”!
眼前,正是馮煜、泓明道長與藺虎三人。
離開石堰村後,因為馮煜帶傷在身,哪怕有靈符相助也無法憑藉腳力行遠路。而泓明道長修為未臻“金丹期”,真元法力根本無法支撐“御物飛行”的消耗,故此乾脆為馮煜尋來一駕馬車,也不著急,慢悠悠地往明月山而來。
“藺虎,一路有勞你駕車,辛苦啦~”
泓明道長笑意和煦,出言寬慰了一句。他面相看著年輕,實則單修行的年月就超過了一甲子,故而面對藺虎他並無異樣。反倒是馮煜這個正經的“師父”,前後歲數算來不過二十有餘,面對原本的朋友以“師禮”相待,感覺不太自在。
泓明在旁看得好笑,扶須道:“吾輩修行之人,達者為師,年歲實為算不得什麼,師弟無須掛懷。若當真要計較,不妨試想一兩百年之後,你們這一二十年壽歲的差別還算得什麼?”
馮煜稍顯赧顏,不過讓他這麼一說,也覺得頗為有理。畢竟真活到一兩百年之後,他與藺虎在別人眼中完全屬於“同齡之人”了罷?
果真心中釋然,自在多了。他與藺虎有同行之誼,相視之下默契而笑,倒是減緩了不少拘束的氣氛。
明月山地處渝都府北方,其山脈走勢呈南北向,綿亙百餘里,橫跨順安府、渝都府兩地。至明月山,四周已是荒野,山脈南端地勢平伏,偶爾可見村坊人跡。及至入山,山勢順河流而走,逐漸險峻,自此往山中去幾乎再無人煙,唯有莽莽林野,故為隱世修行的玄門子弟看重。
三人用了符,入山而行。
雖山路曲折險峻,有符力之助,馮煜走得倒是十分悠然。
泓明道長出山遠遊幾近年餘,回到明月山亦覺舒適自在,行走間,頗具興致地為兩人介紹山勢。渝都多山,雖無奇峰怪巖冠絕天下的名勝,可依水相繞、山水相得益彰之奇秀,也不輸別處。
如此悠然行了半日,三人已至山中深處。
明月山並非商旅行人通行的要道,故走到此處,山中已全然沒有了路徑。放眼所見,莽莽青松、綠植繁茂如蓋,野草灌叢肆意生長,虎嘯猿啼,鷹隼瑞鶴生機勃勃,滿目清新,一派自然!
泓明抬手一指,笑道:“前方就是主峰,到此便算到家!”
馮煜順勢望去,心中振奮。
走出莽莽野地,眼前反倒出現修築完備的石板山路。要在如此人跡不通之地築路,尋常人不知要耗費凡幾。不過對於身負神異術法的修士而言,就沒那麼麻煩了。
踏上石板路,馮煜立刻覺察到了周遭靈韻的變化。
在步入主峰之前,明月山雖也奇秀瑰麗,可算不得太過出眾。然而踏入主峰,明明所見之景未曾變化,可置身其中,頓覺天地間彷彿多了難以言喻的靈性。行走在山道上,漸漸起了薄霧,如輕紗縈繞山腰。
即便是感知力遲鈍些的藺虎,也發覺踏上主峰後,整個人恍似周身通泰,呼吸一口山間清涼氣息,也覺得沁透心脾、神清氣爽。
馮煜奇道:“師兄,主峰的靈氣比別處勝過許多啊!”
泓明道長笑著道:“主峰為明月山地脈節點,吾派祖師據地脈為用,因勢利導佈置了‘聚靈大陣’,籠蓋主峰,故而靈氣勝過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