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自新縮了縮頭:「什,什麼?」

陳自明用手掌一下下地拍打著土牆。他的手勁很大,發出咚咚的聲音,自己卻全沒在意。他皺著眉頭道:「這兩年裡,我見識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總覺得世道會變得愈來愈快,而大宋……」

他停下了動作,陷入深思。

陳自新在外頭邋遢憊懶,對自家堂兄頗有點敬畏,就站在一旁,耐心等候。

過了好一會兒,陳自明向堂弟招了招手。

陳自新湊近了,便聽堂兄道:「我一個人看到的,未必很準。我一個人說的,鄉里鄉親也未必全信。要讓大家都能積極地響應,還得多一點說服力才行。」

「兄長有這麼多年扶危濟困的聲望……」

陳自新剛恭維了一句,就被陳自明打斷了:「你收拾收拾,把咱們家的醫書帶著,去揚州。現在就出發,路上把醫書背熟了!」

「什麼?」

「大周這一次,在沿江沿海開設了十四個口岸,用來招募大宋境內願意去北地的有用人手。我在路上打聽過,揚州那邊招募的人,主要會安置到山東各地,用來協助開闢地方上的軍戶農莊。你去那裡,用三五個月的時間看一看大周的軍戶怎麼樣,再看一看大周的軍隊如何。秋天的時候,我們這裡的日子還能不能過,差不多便見端倪。你正好回來,把所見情形告訴鄉親們。」

「這……」

陳自新連連擺手,把頭搖的如撥浪鼓一般:「兄長,你是知道我的,我素來膽小怕事,痴長二十幾年,最遠只到過臨川城,性子也懶散慣了……我哪裡有這樣的能耐?再說了,北國多有兇蠻虜人,聽說不光是殺人不眨眼,還動輒喝人血,吃人肉,我到了哪裡,豈不是……」

陳自明眉頭一皺。

陳自新只覺兄長的威嚴比往日強出十倍,忍不住在心裡抱怨,覺得兄長不似往日敦厚。

總算兩兄弟感情很好,怎也不至於鬧翻。恰在這時候,陳自明的娘子從房門裡探出半張臉,問道:「今日做得幾張炊餅,官人可要先用些麼?」

陳自明點頭:「先拿兩張餅,一人一張,邊吃邊談。」

「吃餅咯!」

三個月後,盛夏時分,山東外海的一處荒蕪海島上,幾個周軍官兵扛著盛放炊餅的大盤子,走到軍營外頭大聲喊了起來:「還有解暑的綠豆甘草湯!」

軍營的外牆陰影下,大塊巉巖的縫隙間,還有樹影底下,陸陸續續響起人們應和的聲音。陳自新首先站起,叉著腰催促身旁的同伴們。他的同伴們有來自大宋的,也有來自大周南京路、山東路等地的貧民。經過了十幾天的共同生活和訓練,他們彼此已經混得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