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五章 震動(中)(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和仗打得行不行,沒什麼關係。時青是個聰明人,守城不會有疏漏。之所以壞了事……我聽說,蒙古人這次來者不善,手頭是有大憑藉的!他們有了鐵火砲!”
方郭三說到這裡,展徽吃了一驚,當即問道:“鐵火砲?那東西……蒙古人怎麼可能有!”
郭寧從邊疆小卒到皇帝的崛起過程實在太快太猛,許多人不得不承認郭寧的武威,又下意識地給自己的臣服找點別的理由。
比如定海軍在山東大肆應用的火藥武器,就被視為定海軍戰勝攻取的秘訣。把火藥武器的威力吹噓的大些,乃至於一砲糜爛數十里的程度,那自己當年束手而降也就理所當然了。
後來隨著戰場上不斷取得勝利,這種武器的運用也越來越頻繁和純熟,許多將士從敬畏到了解,還漸漸有賴以為勝利保障的意思。
越是如此,鐵火砲被蒙古人運用的事實就是帶來了越大的震撼。
“鐵火砲的火藥配置艱難,原料的籌集也不易。我朝去年新設了專門的火器局,多少金山銀海投進去了,多少能工巧匠在想辦法,到現在也沒聽說產量有什麼提升。蒙古人都是茹毛飲血之輩,拿什麼與我們相比?他們手頭的工匠,全都是早幾年從中原擄掠來的。要不是靠著奴隸工匠,他們連打鐵都不成,哪來製造鐵火砲的本事!就算有工匠,沒有原料、技術,穩定的製作工場……難道火藥和外殼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說到這裡,展徽嚥了口唾沫:“有沒有可能,蒙古人有點新玩意兒,卻未必及得上中原的利器,是邊疆戍守的兄弟們一時不查,被嚇著了,胡言亂語?”
這也是展徽將心比心的疑問。畢竟丟了邊疆重鎮不是小事,逃回來的將士若把敵人說得強些,也好減輕自己的罪責。
“不是胡言亂語。”
劉二祖道:“臨潢府來人還在接受訊問,我這裡沒什麼新訊息。不過,先前弘州、蔚州還有紫荊關、青白口等地也有急報,說蒙古軍以偏師南下,突入山地。”
“那一片有什麼特殊說頭?”
“青白口那邊有個叫武仙的賊寇南逃,沿途收攏了不少人。據他們說,蒙古軍依靠鐵火砲的威力接連拿下好些山寨。而且,蒙古軍火器數量很多,使用毫無顧忌,前鋒以爆炸、火焚為能事,破城伐寨易如反掌。”
桌上眾人倒抽了一口冷氣。
有人疑惑問道:“火器用在關鍵時候,是能底定戰局的。咱們自家軍中都有條例約束,哪有不管三七二十一,隨便打什麼爛仗都大用特用的道理?會不會……”
“那個叫武仙的,抵達我們的地盤以後,獻出了他在某個寨子撿拾到的碎片……碎片八百里加急送到中都,幾個有關的衙門派人看過,都說那確實是被火藥炸開的鐵片。有大匠推測,雖然制式規模不同,但威力卻差相彷彿。或許,蒙古人在西征時候得了什麼奇遇,亦未可知。”
桌上靜默了好一陣。
過了會兒,有人看看左右,低聲道:“或許那就是成吉思汗從異域回返的倚仗了,蒙古人既得如此利器,其實力恐怕比當年強大許多了!”
對於生生打爛了中原的蒙古軍,將士們打心底裡戒備。
在座眾人都曾見識過貞祐年間那場摧毀一切的入侵。就算郭寧率部與之廝殺不落下風,每一場戰鬥的過程何其兇險,損失何其慘重,不斷拿人命去墊刀頭、墊馬蹄的踐踏,時至今日,眾人在軍校裡旁聽覆盤的時候,依然會忍不住驚駭。
這兩年裡,紅襖軍舊部多有在北疆服役的。偶爾回來覆命時,向老上司轉述在草原上喝馬血果腹,輕騎追逐絞殺,人如枯草中箭墜地的驚險和艱難,也讓人悚然吃驚。
茹毛飲血的蒙古軍尚且如此可怕,能大量製造神兵利器的蒙古軍會怎麼樣?有那樣的武器在手,豈止如虎添翼?
說到底,這不是時青的問題。倒是朝廷的大政出了簍子。
此前皇帝先是帶兵北上挑釁,又刻意放出風聲說要縮減北疆兵力,那明擺著就是在誘敵。但凡知道點中原和草原對峙故事的,都能理解他的做法。無非是大金朝的減丁之策復現,而取以逸待勞之勢罷了。
先前郭寧率軍深入的時候,蒙古人推出一群湊合事的林中人來應對,還可笑至極地列出了漢家軍陣。那一場,可能是中原軍隊在草原最輕易的勝利了。
過於輕易的勝利,導致朝廷低估了草原的戰爭潛力。而每年那麼多明裡暗裡的探子深入草原,也一點都沒發現蒙古軍的殺手鐧。
結果,就是誘敵過於成功。
俗語說,舍不了孩子套不了狼。可朝廷本來沒打算捨棄孩子。這幾年來北疆各地星羅棋佈的屯堡屯田工場牧場,有朝廷出錢出力的,有商賈和軍官們組建商行去辦的,那可都是心頭肉,怎可能允許被狼吞了?
可朝廷本來打算引誘的,是一條爪牙遲鈍、瘦骨嶙峋的狼。現在來的,卻是鋼牙鐵爪的狼群。想也知道,那狼群的規模大的嚇死人,鋼牙真能嚼鐵如泥!
現在別說孩子真到了狼牙之下,獵戶自己都受到巨大威脅了!
怎麼應付?
時青據守臨潢府,所以最早倒黴。換了旁人去,難道結果會好些?大家都是出生入死拼出來的富貴,難道不了解彼此的本事?
誰也應付不了!這下有大麻煩了!
想到這裡,先前抱怨時青不會打仗的石圭長嘆一聲。
先期投在北疆的那麼多錢財,多半要打水漂了。這損失真讓人痛徹心扉。可相比於損失,終究是自家安危更重要些。
他往地上灑了半杯殘酒,喃喃地道:“莫怪,俺是粗人,不會說話,回頭俺給你燒紙錢。真要是北方動盪,俺回泰山了也會想著你!”
“回泰山?那也不至於……眼前還不至於。不過,家裡頭的細軟是得提前收拾一下。”有人應了句。
又有人道:“這訊息散佈出去以後,中都城裡只怕要亂,得讓看家護院的老兄弟們打起精神,我們是做賊的祖宗,可別被小賊偷了家。”
“還有船!”另一人補充道:“萬一蒙古人突進到中都城下,他們的騎兵奔走包抄何等快捷?我們得準備幾條船!別放天津府,調到通州!”
這些老兵油子面對什麼突發情況都有預案,頓時你一言我一語,提了好幾條。還有幾人也絞盡腦汁盤算可有補充,卻沒注意到劉二祖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已經變得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