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南北(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次日清晨,近侍來報:「陛下,有人候見。」
郭寧咕咚咚嚥下一大口粥,抹了抹嘴。他問道:「什麼人?」
這近侍能在皇帝面前伺候,自然是個機靈的,往日裡郭寧隨口說些什麼,他就能把事情辦妥。向郭寧介紹情況的時候,也會提前說得清楚,都不用郭寧詢問來者是誰。
但這會兒,郭寧開口詢問,那近侍猶自猶豫。他思忖了下,才苦笑道:「陛下,一時不知從哪裡說起,在外頭候見的,足有好幾十人呢。」
「好幾十人?」
郭寧忍不住輕笑幾聲,略側身,對呂函道:「你不喝粥麼?趁熱喝。」
「屋裡炭火甚旺,我不急;一會兒靖兒醒了,剛好陪他。」
「那我先出去見一見客人。」
隔著數重高牆,便是行宮的正門。
郭寧不是深居九重的貴人,他做皇帝的風格,大約是受了耶律楚材這個契丹人的影響,非常像是按著四時捺缽隨處巡遊會見的大遼皇帝。他駐在哪裡,都會隔三差五召見下屬,行宮門前大片空地總會停著車駕或馬匹。
許多皇帝的舊部、故交也都可以隨時求見皇帝,於是經常會看到某個斷了腿的老卒和朝廷一二品的大員一起,在門口候著。
當然,畢竟大周朝不是草臺班子,制度在逐步完善。今年起,皇帝的舊交故友求見,就不必在行宮門口排隊,直接向近侍局遞交申請即可,會有專人負責安排他們和皇帝的行程。
所以會候在行宮門口的,都是正經有職位的朝廷官員,有資格覲見皇帝的臣子進去了行宮,留在外頭的僕役和下屬們還一個個昂首挺胸,想著不能給主人丟臉。
但這會兒,空地上沒見車駕,也沒見任何趾高氣昂之人,只見到數十人面如土色,跪伏著動也不動。
這些人裡,昨日李雲出面一溜牽扯出來的,是胡仲珪、王扣兒等幾個,另外好幾十個,李雲是真沒顧得上。也不知道他們究竟幹了什麼,以至於心虛成這樣。
李雲本人也在佇列裡。起初眾人在門前候著,他也一起等。過了會兒,左右一群人畢竟心虛,陸續都跪了。這樁事情本來與李雲無關,他是被攀扯進來的;他接手調查才一天,事情就鬧得這麼大,也不是他的責任,而是皇帝突發奇想的結果。所以李雲盤算過以後,和眾人一起跪了,臉上的表情比旁人還要悽苦三分。
在場官員們看來,自然是因為他身為左右司的負責人,平白無故地牽扯進了亂局。有訊息靈通的,還曉得更深一層的緣故,只道他是遭了錄事司裡某個小人物的謀劃,硬生生送了個小娘子到他房裡,激起了他年輕人的勁頭。
隨後一環扣一環的事情,又都牽扯到了他兄長李霆的舊部,故而他才發了蠻勁,一路順藤摸瓜。結果還沒查出個正經的子午卯醜,皇帝便直接回返天津府,勒令各方自家整肅。
左右司是皇帝身邊的要緊官署,左右司郎中更有監察之責,但李雲一向把精力放在南朝為主,殊少插手本方的閒事,這趟奔走果然什麼都沒做成,事情推進全靠皇帝自家的威風。
未能及時揪出影響軍務、致使轉運緩慢的諸多責任人,已有尸位素餐之嫌了;說不定皇帝還會責怪李雲擅自行事,打草驚蛇?
這可就有點不妙了,怪不得一向滿臉春風的李郎中,這會兒滿臉晦氣,像是見到皇帝,要被重重責罰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