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一章 風聲(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每個字我都懂,每個詞我都聽得真切,可連載一起,究竟是什麼意思?草原上許多人來到烏沙堡,該死的是我們吧?
他覺得,呂樞多半是發了瘋病。可他又不知盧五四和阿多兩個在哪裡,只能扭頭衝著後面的人喊:「旋風砲呢?啊?」
「第一批人來了。」呂樞道。
「沒來啊?小公爺你說什麼?」
楊沃衍猛地回頭,視線剛好穿過木柵和夯土之間的縫隙。
呂樞等人抵達烏沙堡以後,在幾處關鍵的城牆增修了墩臺、木柵。木柵很高,很結實,又很貼合夯土,站得很牢。木柵底下的縫隙非常狹窄,守方湊近了,能環顧四面,視野開闊,攻方想要從細小開***箭進來,卻是萬難做到。
所以呂樞鄭而重之地把四個罐子放在這裡。
而楊沃衍的視線越過罐子,投注向外,見到外界的狂風不知何時已經停了。遮蔽視線的塵土刷刷落下,他眼前便如一副巨大的幕布徐徐展開,露出後方的戲臺。
戲臺便是蒼茫草原本身。位於戲臺最前端的,自然是四面八方逼近的草原東面各部落的蒙古軍。他們耀武揚威,彷彿馬上就要撲出戲臺,把看客們盡數踏作肉泥。在畫卷的後方,是這些蒙古人的奧魯,也就是營盤。
但在畫卷兩面,此時有新的角色出現了。
位於西面的,是數量巨大的騎兵。
像是蒙古騎兵,又有點細微的差別。他們的馬匹普遍比蒙古馬更高大,還夾雜著大量灰黃色的駱駝。他們行動時的佇列也不像蒙古人那樣鬆散,而是湧浪般的一波波向前。
招展旗幟之下,如林刀槍之間,騎士們高高的尖頂皮帽子或者五顏六色的裹頭隨著馬匹上下起伏,別有一股森然肅殺的氣勢。
「這些應當就是成吉思汗新招攬的西域各部騎兵。聽說西域以西,又有大小國家、部落無數,其廣大勝過中原。首當蒙古人兵鋒的,是大國曰花剌子模者。其國據地萬里,勝兵四十萬,就算成吉思汗對上他們,也費了偌大的力氣。平定各國之
後,成吉思汗擇選精銳,遣回草原效力,光是前鋒就多達兩萬餘騎。便是這些人了……」
盧五四彎著腰,從後面的木梯上來,一面看著,一面給呂樞解說。
呂樞點頭:「這夥人一路追殺趙瑄和投靠咱們的蒙古六千戶,聽說沿途廝殺連連,此時還有這樣的銳氣,不愧是西域強兵。」
趙瑄是盧五四的頂頭上司,那幾個早早投靠大周蒙古千戶,素日裡也是盧五四該管。當年他們部落裡最桀驁的幾個頭目,還是他親手殺的。這會兒盧五四聽著「追殺」二字,便有些不舒服。
他嘿嘿冷笑兩聲:「我家防禦使只帶了少許部屬,沒用全力。那幾個蒙古千戶雀實鬆懈了,仗打得不成樣子!」
「那一頭呢?」呂樞轉移話題。
位於東面的,是一支有點奇怪的軍隊,頓時讓楊沃衍瞪大了眼睛。
這支軍隊的外側,是數量龐大的騎兵。騎兵們三五十人一群,彼此間隔開闊,一群群騎兵錯落,彷彿天上雲朵,一眼看不到邊。數以萬計的馬蹄踏起草皮,揚起漫天煙塵,簡直比方才北風呼嘯的聲勢更大。
光是如此,倒也罷了。楊沃衍身在草原許久,大規模的部族遷徙見過數次,場景差相彷彿。奇怪的是,在龐大騎兵簇擁下的,居然還有大量的步卒。
步卒們以一個個小型的方陣形式出現,約莫百人一陣,然後幾個小陣結為中形的橫陣,橫陣彼此交錯排列,又隱約形成數千人的大形方陣。可以隱約見到,陣列的外圍有密集的槍矛手,掩護槍矛手的,則是手持大盾的刀盾手,又有大量弓弩手蹲踞其間。
佇列初成,算不得整齊,許多士卒前後調整身姿方位,好些小隊在不同的方陣裡調動來去。塵煙散開的時候,他們的動作在日光照耀下,閃爍出密集的寒光。
這些步卒,居然有相當數量是披甲的,還是鐵甲!
楊沃衍喜道:「這些是大周的軍隊嗎?怪不得都說大周軍威赫赫,果然名不虛傳!怪不得小公爺你一點都不慌,原來有這麼多的援軍!」
這支軍隊確實不同於尋常蒙古軍。
就連進逼到烏沙堡下方的蒙古人也抱著和楊沃衍類似的想法。他們前進的勢頭驟然停止,連帶著箭雨也一下子稀疏。他們佇列後頭,作那顏裝束的騎士連聲呼喝,眾多那可兒往來奔走。他們或者吹角,或者發射鳴鏑,想來是調動處在烏沙堡另外幾個方向的部下趕緊回到北面,和本隊匯合。
眼見此景,本以為必死的漢兒奴隸們全都雀躍,歡呼聲此即彼伏。
楊沃衍歡聲道:「好!好!蒙古人被嚇退了!我大周威武!」
盧五四冷笑了兩聲。
呂樞搖頭:「那不是大周的軍隊,是黃金家族鎮壓草原的本部,別勒古臺的下屬。他們來得有點晚。」
「啊?」
楊沃衍手上一下子沒了力氣。盾牌咣噹掉下來,差點砸到了那四個尊貴的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