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一章 叛徒(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伯牙吾部的這個戰法延續的,是當年菊兒汗尚在時,動輒暴集大股輕騎偏攻一面,而以少量披甲精銳待機猛衝另一面的傳統。這種戰法就算對著蒙古軍,也曾旋轉撕咬,惡鬥過幾場的。
但就在他高舉彎刀的同時,距離愈發接近的豁羅剌思人露出了驚恐的眼神。
先前伯牙吾部騎兵在敵前分為兩股時,特意選擇了偏西北的順風方向,千騎踐踏得煙塵騰空,足以遮蔽時間,拖延敵騎判斷局勢的時機。
但這些敵騎竟絲毫沒有延誤,他們縱騎奔騰,猛然撞過了重重煙塵,而且直衝著人數較少的土土哈所部來了,好像他們本來就知道伯牙吾部的戰術,知道關鍵所在那樣!
這怎麼可能?難道我的部下里出了叛徒,不遠萬里把戰法的訣竅傳授出去了?
土土哈一時思緒紛亂。
而敵騎未到,漫天箭雨先至。
那是這群蒙古叛徒在發起衝鋒之前,向天連續拋射的兩輪箭矢。當時土土哈壓根沒在意這兩輪拋射,可當他們即將衝到土土哈身側的時候,兩輪看似方向離譜的箭矢,居然將將灑落到了伯牙吾騎兵們的佇列裡!
這種射術,土土哈只看到最精銳的蒙古怯薛施展過……這群蒙古叛徒怎也有此本事?
不少騎兵頓時中箭。有人被射中的要害,當場滾落下馬;也有戰馬被射中了,哀鳴著撲倒在地,把揹負著的騎士帶落下來,然後人馬滾做一團,發出骨骼被壓斷的連聲悶響。
這兩輪箭矢的效果,讓蘇赫巴魯喜笑顏開。
“伯牙吾人用的,就是當年契丹人的那套!我都學過,我都懂!哪一套我都懂!他們一扭屁股,我就知道他們要拉什麼顏色的屎!”他大聲向身邊同伴們誇耀著,開著粗俗的玩笑,帶著部下們猛撲向前。
兩方騎隊即將短兵相接了,反而不再需要主將做什麼指示。
蘇赫巴魯部下的騎兵們抓緊時間再射一箭或兩箭,然後把角弓插到馬鞍旁的皮袋裡,轉而拔出周軍制式的直刀。
馬速很快,眼前的景物在飛速變幻。過快的速度使人心跳加速,似乎整個世界都在向自己壓迫過來。而敢於在馬上射箭揮刀之人,也由此產生出激烈的情緒,彷彿弓刀之下,能粉碎一切。
阿魯罕倒沒什麼激烈情緒。
他是女真人,還是種了幾十年地的那種,騎射本領原就差些。何況年紀大了,筋骨發緊,騎在賓士的馬上連續射擊或者左右揮刀劈砍,對腰腹力量和平衡能力都有要求,他是無論如何達不到了。
所以,還是仰仗器械之利吧。
他取出了自己的手弩。
這一點可能會讓守舊的草原族群嘲笑。不過,大周的很多武人喜歡這樣。周軍的弓箭手、弓弩手們,都會隨身自備一些小斧、短刀或者布魯之類的投擲武器,作為軍中配發的武器以外,個人自行安排的補充。
至於監軍系統的官吏們,普遍更喜歡手弩。
因為手弩精巧,弩弓長約八寸,弩臂也不過一尺,易於攜帶,而且發射時不需要太大的動作,特別符合監軍的猝然暴起發難。
阿魯罕便隨身攜帶了兩把手弩。他日常苦練射術,十餘步內指哪兒射哪兒,命中率極高。
短距離的快速射擊,依賴的不是眼神,也不僅僅是反應,更重要的是經驗和判斷,有時候只消餘光掃到目標的位置,手腕一翻,手指一送,事先上緊的弩機彈動,弩矢就能正中目標。
阿魯罕催動馬匹,緊隨在大隊騎兵裡,任憑敵我佇列彼此交錯,箭矢橫飛,刀槍亂舞,血光從前後左右不斷噴射;也不去理會人的慘叫,馬的嘶鳴,鋒刃彼此磕碰的脆響。
在密集迸發的一切稍稍緩和以後,他平端手弩,將一支六寸長的弩矢射了出去。
下個瞬間,他看到弩矢直飛向他選擇的目標。那是一個連聲呼喝著,像是在指揮部下的騎士,穿著和打扮不像蒙古人,倒有些契丹人的風格。
弩矢正正地射中了那騎士的面門,深深地紮了進去。
騎士慘叫著,抬起手臂抓住了弩矢,想要往外拔,但是劇痛又阻止了他的動作。在他猶豫的時候,大量鮮血從傷口噴湧出來,他的意識開始模糊,身體開始晃動,然後往後倒仰摔落。
馬匹還在賓士,他的一條腿還掛在馬鞍上。於是整個人就被馬匹帶動著,扯過荊棘和灌木,不斷砰砰撞擊地面,很快拖出一道長達數丈的暗紅色血肉痕跡。
“土土哈將軍死啦!”
伯牙吾人的騎兵們此起彼伏地喊起來,原本鬥志挺高亢的他們,幾乎瞬間就慌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