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忠心(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蒙古草原上的亂局愈演愈烈,而郭寧繼續在北疆防線的巡視。
轉眼從月中到了月末,郭寧一行人經過連綿的山路,進入到野狐嶺的範圍。
此地是蒼茫高原在南緣的盡處,四望連綿陡坎高壁,重山疊嶂。
深秋時分,光影錯落的山嶺間,彷彿有巨人持筆塗抹出一片連著一片的深淺斑斕。這固然是滿眼風光,但落在久經沙場的戰士眼裡,這山地和大漠的起伏紋理間,又彷彿隱藏了未知和艱難,殘酷和死亡。
古時趙襄子佔據代地之後,在北部邊界建造了防禦設施,喚作“無窮之門”。這無窮二字,既是地名,又有通向未知之地的意思。可見,當時的草原就是中原漢兒的恐懼和未知之地。
此後千載以降,當年的無窮之門早就湮沒在一代代兵荒馬亂和血泊之中,不止所在。但這塊區域,始終都是中原和草原政權軍事對峙的要地。不知多少年前,此地曾被中原漢兒朝廷命名為扼胡嶺,後來又漸漸以訛傳訛,變成了野狐嶺。
而在蒙古語中,對這個曾經埋葬了金軍數十萬眾的戰場,則乾脆利落地稱之為“忽捏根答巴”,也就是山口。
山口風大,無論哪個季節,都如萬馬奔騰。一股特別猛烈的狂風湧入山口,沿著壩口的山樑一直吹過,在山樑盡頭的山丘猛烈呼嘯著,打起了旋兒。這情形驚起了山樑上的獾子,好些獾子抬起它們肥壯的身體,看看天色,再看看騎隊,一聳一聳地往山下去了。
“好幾年過去了,這裡的獾子還是那麼多。”
郭寧輕笑了兩聲。
因為這道山樑獾子極多,所以得名獾子山,山南名為獾子窩,北端稱為獾兒嘴。
這獾兒嘴,就是金朝大安年間胡沙虎輕敵冒進,以主力前出,挑戰蒙古軍的所在。而蒙古軍僅以兩萬人橫擊,在山下大破金軍,殺得血流漂櫓。
當時郭寧跟隨烏沙堡的敗兵退到這裡,身邊熟悉的長輩、袍澤尚有數百人在。但胡沙虎所部一敗,後繼合共四十萬的將士和民?恍若天塌地陷,無不奪命奔逃,蒙古人緊隨其後,一口氣追殺到居庸關,郭寧的身邊舊人幾乎死盡,今日來此,尚能看到地面上被鮮血浸潤的痕跡,還有尚未被獾子們嚼碎的人骨碎片、尚未風化腐朽的兵器和甲葉。
郭寧垂首注目的時候,身旁許多軍官都有些悻悻。
好在郭寧很快就抬起頭,仰望獾兒嘴頂端那個巨大而厚實的堡壘。
這?堡壘明顯是新建的,對應的路線,就是居庸關、宣德州到北面鹽場,也是從中都到草原的一條縱貫南北的直線。
對北面招討司來說,北疆中線最前沿的軍堡,就是這個。再北面的金蓮川一帶,那幾座軍堡屬於桓州防禦司,肩負的任務就不止是拱衛中都了。
在蒙古人的眼皮底下,搶用很短的時間修築出這樣一個軍堡,足見招討司的人財物力之強盛,也是邊疆軍民勇氣和智慧的象徵。
“這個位置很好,易守難攻。不過,水源怎麼樣?”郭寧問道。
“軍堡裡挖了深井,春夏時水量豐沛,此地守將試過引水至堡外深壕。秋冬乾冷,壕溝乾涸,但深井裡的水儘夠人吃馬嚼了。”
仇會洛隨口解答幾句,帶著郭寧走到深壕邊。他抬手指點,讓郭寧看看壕溝裡密密麻麻的鐵籤。
郭寧滿意地點頭,又問了問另外幾處軍堡的建設進度。
兩人交談間,軍堡外牆上頭,好些士卒都喊道:“來了來了,陛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