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父子(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女真人,你站起來。”
粘合重山依言站起,成吉思汗用鞭梢掠過他的頭頂,看著他渾身發抖,滿頭大汗的模樣,覺得有點好笑。
蒙古勇士絕不會這樣膽怯弱。
當然,蒙古軍裡的中原降人並不都這樣。比如劉伯林的孫子劉黑馬就很大膽,而且很願意學習蒙古人的生活習慣,所以得了個外號叫做也可禿立,意即大鏡子。
還有郭寶玉,那是個鐵打的硬漢,很值得讚歎。
但他們面見成吉思汗的時候,全都是誠惶誠恐的模樣,和他們在戰場上堅決果斷的模樣大不相同。那個花剌子模人哈只卜,區區一個賣弄口舌功夫的騙子,對著大汗還敢說幾句持平的言語,中原降人卻從不會如此。
仔細想想,這真是中原降人的共同特色了。他們和粘合重山一樣,無論自己多有本事,都絕對尊奉上司。而他們眼裡的成吉思汗,並非蒙古人裡最強有力的征服者,而是中原的皇帝那般,沒有道理可講,天然就應該高居大位,贏得所有人的忠誠。
成吉思汗甚至覺得,哪怕在他死後,大汗的尊位上坐了一個廢物,這些人依然會畢恭畢敬,老實聽話。
哪怕蒙古大汗成了一個即便裹上草,牛也不吃,即便裹上油脂,狗也不吃的不肖子孫,這些人也會維持著也克蒙古兀魯思的體統。
以前成吉思汗覺得,這樣的想法很蠢。
大金國就是因為充斥著這樣的蠢人,以至於有才能的人當不上皇帝,反而廢物一個接一個登基。於是統治大金國的女真人對著強者為尊的草原豪傑,就像傻愣的黃羊那樣被輕易殺死。
但這兩年,成吉思汗的想法有了變化。他開始理解大金國了。..
最好的牧民也沒法永遠保持警惕,總會有放鬆的時候。以成吉思汗的威望,為了要驅使萬眾,臂如使指,都須得時時刻刻打起精神,饒是如此,也會出現朮赤這樣受人挾裹,而公然違背命令的狂徒。
所以,被征服者總是軟弱一點好。或者不能叫軟弱,而是天然地懂得規矩,只有懂得規矩,才能心甘情願地居於服從者的地位,受尊貴者的驅使。就像那些給各地達魯花赤出主意的中原降人,還有眼前的粘合重山一樣,他們就算有自身的利益所在,也不會公然和大汗唱反調。
所以他們的首領拖雷,也從沒有像朮赤這樣膽大妄為,從沒有公然違背成吉思汗的旨意,哪怕被成吉思汗剝奪了一切,他也沒有抱怨過半句!
兩廂權衡下來……似乎怎麼看,都是拖雷更忠誠,也更懂事些。
問題是,這些中原降人究竟執行的是什麼樣的規矩?他們是拿什麼東西在約束自己?當時拖雷在河中各地搞的那一套,應該是很完善的,可惜成吉思汗在暴怒之下直接就拆散了拖雷的一切佈置,並沒有去仔細研究。
現在想想,人在發怒時的決斷,多半都是錯的。
誰說蒙古人的國家就非得按著蒙古人的舊制度去管?笑話,在我鐵木真稱汗建國以前,草原上根本沒有制度!所謂蒙古人的舊制度,都是我一手建立起來的,那統共才執行了十來年罷了!
當蒙古人的力量侷限在草原上的時候,這些制度足夠了。但是當蒙古人縱橫河中,囊括萬里疆域,還要籌備著與東方的強敵廝殺時,這些制度需要變動,有什麼問題?是我建立的制度,難道反而我要受這些制度的限制?
察合臺和窩闊臺兩個,嘴上說的好聽。其實他們和朮赤一樣,都被人用利益挾裹了,轉過頭來就推動著我,讓我驅趕自己寵愛的兒子呢!
當年我在草原上帶領蒙古人到處廝殺劫掠,每個人都願意聽我的話。現在我需要的,卻不光是餵飽那些那顏們了。
我得嚴密控制這片被征服的廣大土地,把我的命令不打折扣地落實到每一個人!
我要讓所有人都像拖雷、郭寶玉和粘合重山等人一樣,哪怕有能力,有想法,也得老老實實地聽話!
我得在這片土地上榨出足夠的物資和兵力,然後帶著他們打回草原東部,打進中原,打碎那個定海軍政權!只有這樣,才能重建起成吉思汗所向無敵的威望,從而建立萬世不易的大業!
既如此,中原人治理和教化的手段,一定是有用的。
“女真人,你敢在我盛怒的時候勸阻我,這很好。”
成吉思汗盯著粘合重山,沉聲道:“因為你的勸阻,我姑且不追究朮赤的罪。不過,我會再發命令,要他來會合。他若第二次推卸,那就只有死了。”
“大汗的胸懷寬廣如海,誠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