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不必這麼緊張,咱們有更好的辦法。”

郭寧拍了拍董進的胳臂,微笑道:“擂鼓傳令,讓將士們多點松明火把,從兩邊側門包抄出去,把僕散端等人圍住!看我收拾他們!”

“是!”

董進奔去傳令。

數十名帥府侍從緊隨郭寧身後,沿著登城步道魚貫而上。

一口氣在自家習武的校場連殺數十人,郭寧心中的惱怒漸褪,情緒恢復冷靜。這時候他重新剖析中都路乃至大金的局勢,覺得自己彷彿看得更清楚了。

說來有趣,當年郭寧身在山東的時候,總希望這天下出點亂子,己方才能亂中取利。現在定海軍控制了朝廷,屁股底下換了座位,於是轉而希望局勢儘可能的穩定,反倒是定海軍的敵人們,竭盡全力地試圖擾亂。

這也完全可以理解,郭寧能猜出他們的想法:

在敵人們看來,壓倒定海軍最好的途徑,肯定不是戰場,而在戰場以外的地方。

昌州郭六郎潰兵出身,白手起家,至今不過三年;身邊靠得住的親族,只有一個青梅竹馬的妻子,孩子還是今天才得的。身邊的部下們跟隨時間最久的,也不過三年;彼此有袍澤情誼,卻未必有理所當然的主從之分。

因為根基薄弱異常的緣故,待到定海軍勢力成形,郭寧不得不靠自家在軍中辦學,培養人才。可郭某人只是個草莽之人罷了,你懂什麼?你會什麼?世人皆知,郭寧連一手大字都寫得歪歪扭扭,這樣的人教授學問與他人,不是笑話嗎?

更可笑的是,這樣的軍校裡培養出的人,那些胼手砥足,甚至身帶殘疾的老卒,如今都能當上一地的縣令、縣丞了!這是缺乏人才到什麼程度,根基不穩到什麼程度,才至於此?

要說憑藉武力崛起的人物,北方草原上的成吉思汗算得其中翹楚。但他好歹還是蒙古乞顏部的酋長,有親族,有根基;而且從酋長到草原的大汗,足足經歷了三十年的經營生聚。

要說草莽出身而劫奪皇權的人物,當年那後梁太祖朱溫,也是出身卑微而且被朝廷視為賊寇。但朱溫從起兵造反到控制唐昭宗在手,自立為梁王,也足足過了三十年。

可見自古以來能成大業的,無不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才夯實根基,否則縱然一時聲威赫赫,不過是葛榮、翟讓、黃巢之徒罷了。

對付這種毫無根基、全憑一時乘風起勢之人,就得讓局面亂起來,要讓定海軍的中樞時刻動盪,讓他們顧不上夯實根基而永無休止地面對各種各樣不斷襲來的麻煩,永遠處在焦頭爛額的局面。

皇帝的死,就是各種各樣動盪和麻煩的開端。

所以郭寧非常確定,皇帝這次死定了。用不著董進殺氣騰騰,也輪不到徐瑨在都元帥府裡設伏救人,最希望皇帝死的,隨時會動手弒君的,就是現在這群簇擁在皇帝身邊,對大金朝忠心耿耿的女真人。只要形勢稍有變化,他們立即就會動手,然後把一大盆髒水兜頭蓋臉潑灑到郭寧身上。

只可惜,這些女真人是真的蠢。

他們不明白,女真人的統治已經朽爛不堪了,而郭寧更不是攀扯在大金國軀幹上的藤蔓。

郭寧的定海軍是一支嶄新的力量,他們的根基再薄弱,也比女真人的腐朽要強。而女真人此舉,等若是在眾目睽睽之下作死,把自身最後一點點的威嚴砸到稀碎,把內裡的卑劣和膽怯,都扯出來給所有人看。

郭寧很願意配合他們,讓整個中都的軍民百姓都喜笑顏開地看完這場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