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平靜(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大安年間以來,大金為了應對蒙古的崛起,不斷向百姓敲骨吸髓,壓榨他們出糧、從軍。待到蒙古軍大舉南下,戰亂更使億萬百姓流離失所,遭受前所未有的血腥屠殺。
眼前這些將士們跟隨郭寧南征北戰,死傷累累,這是從軍的無奈。但他們比起同時代的普通人,已經深感幸運了,畢竟他們能夠用自己的刀保護自己的家人。除非有人能讓定海軍十數萬將士全部戰死,他們絕不用擔心家人的生命逝去,即便他們戰死沙場,郭元帥也會照顧好他們關心的人。
這樣的對比是很清晰的,所以將士們對郭寧的忠誠也異常熾烈,他們對定海軍的事業,也充滿了期待。
數年來,所有人的期待都在慢慢變成現實,只有一點讓人疑慮的地方。那就是郭寧既無宗族,也無子嗣。他一手營建出的基業能夠延續嗎?所有人託庇於郭寧,得到的田地和榮耀能夠延續嗎?
郭寧那麼年輕,這理應不是問題。但天下事不是最怕萬一麼?十數萬軍隊,數百萬百姓的未來繫於一身的時候,哪容得半點猶疑?何況郭寧還是那麼喜歡橫絕沙場,與人搏戰!
許多人心裡滴咕過,但沒人敢對郭寧說。直到這會兒,將士們最後的包袱也卸下了。
“喜事啊!大喜事啊!”
都元帥府的二堂上頭,幾張大桌子周圍坐滿了人,而桌上擺滿了很少出現在都元帥府的、用心整治過的美酒佳餚。
移剌楚材和汪世顯、仇會洛、徐瑨等人圍著最大的一張桌子坐著,一邊吃喝,一邊高興地談說。
“咱們這些人,無論身家性命還是榮華富貴,全都靠著元帥。雖說元帥年輕,但如此基業有了繼承人,總是好事。且不論呂夫人這次懷孕生男生女,有了個開頭,之後開枝散葉就不是難事了!”
這陣子移剌楚材坐鎮中都,一手組建都元帥府和中都樞密院。他對朝廷原有的衙門,秉承拆分、架空的手段,將官吏大體經過揀選,加以留用。在他的一通操作下,郭寧原來的草莽反賊身份,慢慢被洗去很多,整個定海軍集團越來越像是一個有開基立業打算的正經武人政權了。
在這個過程中,當然會有人透過某些途徑向移剌楚材提出,郭元帥的軍威固然赫赫,但成大事者須得剛柔相濟,如果元帥能和中都某家聯姻,則許多疑慮都會煙消雲散,相應的政治勢力與郭寧的繫結也會穩固。
移剌楚材曾向郭寧宛轉提出此事,郭寧裝聾作啞,全無反應。直到一個月前郭寧開始修繕都元帥府的後院,安排假山流水、草坪綠樹,移剌楚材才知道郭寧的心意。
這樣也對,對的很!這個順序不能亂!
移剌楚材高興地舉杯,一飲而盡,又捋著鬍鬚,給人看看杯底。
眾人又喝過一輪,仇會洛道:“接著幾個月裡,元帥在中都蓄養士馬,看顧家人,不會輕動。不過既然咱們定鼎於中都,北面蒙古人的威脅不能不重視。我此前已經向元帥提議,調兵若干,彷照群牧所在遼東的做法,從宣德州往北,推進到山南的昌、桓、撫三州。”
說完,仇會洛看看移剌楚材。移剌楚材點頭道:“商業上的事情,自有李郎中統籌,其它的,若需要樞密院協助,自然義不容辭。”
好幾人都向仇會洛敬酒:“將擔重任,也是喜事啊!喝酒喝酒!”
乘著蒙古新敗,聲威受挫,北上經營漠南山後,是必然之舉。
不說恢復大金的界壕防線,至少要把蒙古人推到遠離中都的方向,重建起昌、桓、撫三州的防線,中都路才不會輕易再成戰場,都元帥府才能安心治理地方,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充實自身,轉化為軍隊的實力。
這是都元帥府的大政,也是仇會洛走向方面之任的開始。
不過,仇會洛讀書不多,這時候張口就說定鼎,好像把郭寧直接當做了開國的帝王,有些僭越。但在場數人誰也不在乎,他們都覺得,既然郭寧將有子嗣,許多事情就不言而喻了。
正要建立新朝,才有開疆拓土的勃勃生機,否則,還真就老老實實把大金國的官兒一直做下去了?簡直是笑話。
當下數人又談了談北疆的局勢,仇會洛興起,直接到另一桌揪了張聖之來,要他保證武器軍械的供給。移剌楚材哈哈大笑,替張聖之答應了。
說完了北面,有人又提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