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屠殺(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老劉視線所向之處,便是河北勐安謀克軍的中軍。
戊字第四都佔據的高地,乃是料石岡靠西的餘脈,距離僕散安貞的中軍離不算很遠。老劉略抬頭,就能看到河北勐安謀克軍的大批將士。他們連佇列都不要了,全都擠擠挨挨在高坡西面這一側觀望戰局,間或指指點點。
在密集的觀眾後方,還豎著丈六高的、僕散安貞的帥旗,老劉隱約能分辨出,一批鮮衣怒馬的人物簇擁在帥旗周邊,那自然是河北軍的高官大將們。
許久之前,老劉看到這些女真貴人們,就會下意識地俯首,如果靠得再近些,還會膝蓋發軟,跪下來磕頭。但這會兒他很坦然地看著,一邊看,而且還用上了審視的眼光。
料石岡上,好些女真軍官注意到了定海軍的關注,也知道定海軍是在防著他們。
半晌之前,哪怕他們自身同樣面對蒙古軍的巨大威脅,他們也冷笑著說,定海軍的漢兒一個個都挺愣的,自己被蒙古人盯上了,還敢盤算我們。但這會兒,沒人再言語,也沒人冷笑。女真人們反而變得有些愣。以至於料石岡上的整片軍營都忽然安靜了下來。
換源app, 同時檢視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適才趁著己方將士們觀看戰局的時機,僕散安貞悄無聲息地調動兵力,把各部的精銳騎兵抽出來,聚集到自己身邊。
發現是成吉思汗親率大軍來此以後,僕散安貞驚慌了好一陣。但他絕非無能之輩,驚恐稍退,便想好了下一步的計劃。
和定海軍一齊對抗蒙古人,那肯定不行。如果來的是某支蒙古偏師,或許還能打一打,但成吉思汗親至,僕散安貞壓根不相信己方能能鬥得過。河北勐安謀克軍對著蒙古怯薛軍,壓根就是送死。
在料石岡上老實據守,那更是死路一條。蒙古人擊敗了定海軍以後,難道會放過僕散安貞所部?這些黑韃子吃完了上頓,抹一抹嘴,再接著吃下頓,無非是個時間問題!
既然戰不得,守不得,唯一的生路就是走。
好在蒙古人首要的目標是定海軍,而定海軍畢竟是根硬骨頭。蒙古人要一口吃掉他們,不是那麼容易的,那萬把蒙古騎兵,遲早得全軍壓上惡戰。那麼,己方正好趁著蒙古人和定海軍糾纏的機會,急速後撤。
如果定海軍堅持得久些,比如一天兩天,河北軍便能全軍撤回益津關,這是最好。如果定海軍死得快,僕散安貞就只有斷尾求生,把勐安謀克軍的步卒們丟擲去墊刀頭。
這樣損失固然讓人心痛,但為了保命,也沒有別的辦法。好在手邊還有一千名精銳騎兵,他們簇擁著主帥,去往益津關問題不大。
到了益津關以後,也不能消停,須得立即召集後備的兵力,應對後繼的局勢變動。
這次蒙古軍南下,目標顯然是中都。他們吃掉了郭寧所部以後,必定再去攻打中都,而不會往河北來。那時候,對我僕散安貞最有利的辦法,莫過於穩住北部邊境,而大張旗鼓向南宣揚郭寧敗死的訊息。
郭寧的部下,大都是些驟然富貴的小角色。郭寧又無子嗣、親族可以繼承事業。他一旦敗死,留在山東的這些人必然爆發內訌。作為一個整體的定海軍,固然是可怕的強敵,但如果拆分成數家十數家,那可就好對付剁了。
我如果在其中稍稍施加影響,說不定還會有意外之喜……
能在如此惡劣的局面下,瞬間想到了後頭五步十步的軍政策略,僕散安貞絕非無能之輩,眼光堪稱出眾。
因為有了這個想法,他也懶得再去督促部下們加固陣地。反正時機一到就要跑了,還不如保留些體力,到時候能跑得快些。而他麾下的河北勐安謀克們,也大都是會看風色的,主將明擺著打算逃跑,誰還傻呵呵地裝樣子?
轉眼間,大批將士都亂套了。他們部不成部,伍不成伍,全都擠擠挨挨地聚攏在了料石岡西面、幾個能眺望戰場的開闊處。數以千計的觀眾也不管懂與不懂,都擺出觀看戰局模樣,實則只等僕散安貞一聲令下,就開始撒腿狂奔。
可僕散安貞怎也沒想到,戰事會發展成這樣。
定海軍居然把蒙古人痛殺一場,佔了上風?
一千多,將近兩千的怯薛軍,這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