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別的中氣十足,呼喊聲在夜色中傳得很遠。

號令的時候,他已經撥馬回頭,向來路勐衝,騎兵們同時向他靠近。有些戰馬受驚蹦跳不止的蒙古人,直接棄了戰馬,轉身奔到騎兵的後方。

奔行沒多久,有人忽然嚷道:“斡脫葛們受傷了!等一等!”

所謂“斡脫葛”,是熊的意思。哲別的近衛納忽出和阿蘭達兄弟,因為體格壯碩、擅長搏擊,而得到這個尊稱。

兩人都是跟隨哲別多年的有名勇士,曾經在納忽崖之戰中聯手格殺了乃蠻部的勇士二十餘名,救過哲別的性命,故而得到成吉思汗授予的“答刺罕”身份,地位高出尋常的百夫長。

但這時候,哲別十分乾脆地道:“讓他們戰死吧!”

蒙古人都是經驗豐富的戰士,這時候每個人都知道,面對如此規模的伏擊,能夠逃出生天的一定是極少數。就算能夠衝出山谷,沒有戰馬的人,也一定會遭追殺而死。

至於傷者,那更不用考慮了,他們唯一的價值,就是儘量阻礙敵人,試著為同伴們爭取時間。

既然哲別已經下了命令,還有什麼好猶豫的呢?

不止斡脫葛兄弟兩人,好幾名帶傷的蒙古人本來一瘸一拐的跟著,當即大吼著脫離隊伍。有人翻身躲藏到被射死的戰馬之後,把箭袋取下,放在身前;也有人揮舞著刀,向兩側山坡發起了反衝鋒。

自古以來的草原民族,或許有堅韌不遜色於蒙古人的,或許有蠻勇不遜色蒙古人的,在殘酷自然條件中、依靠遊牧生存的民族,大概都是如此。

但過去三十年裡,蒙古草原上經歷了空前慘烈的統一戰爭;而被戰爭鍛打為一體的蒙古民族,在成吉思汗的九斿白纛之下得到了最嚴格的軍法約束,又被一次次對外戰爭的收穫激發出空前的鬥志。

這些原因相加在一起,使得蒙古軍作為一支軍隊的表現要遠遠超過他們的前輩。

哪怕是在當下的絕境裡,他們準備戰鬥到底!

山谷底部的草甸並不狹窄,最早一批黃頭女真是失足跌落下來的,他們的身體就像是裝水的皮囊那樣,在岩石間噼啪撞著,落地時不用蒙古人動手,已經成了爛泥。

後繼的黃頭女真腳踏平地之後,因為從相對明亮的山坡高處衝進谷底,光線被坡地上交錯樹枝遮掩,所有人的眼前勐然一暗。黃頭女真戰士們下意識地腳步一滯,立刻就遭蒙古人的箭失亂射,死傷了一批。

但他們放一遲疑,立即就聽到後方,有人用女真語厲聲喝道:“繼續衝殺!士卒猶豫不前者,立即殺頭!什將猶豫不前者,全什殺頭!族長猶豫不前者,全族殺頭!”

那是李判官的聲音!李判官是賜予所有人糧食和衣服的大善人,這次還給所有人發放了珍貴的鐵製武器……可如果不聽他的命令,他也立即就翻臉殺人的,而且殺得毫不手軟!據說,他還有飄在空中的神人相助,任何人違揹他的命令,他都能看見!

李判官有令,繼續衝殺!

黃頭女真人發出獸群般的呼號,向著蒙古人衝了過去。

負責斷後的蒙古人都是傷員,有力氣開弓射箭的還不到半數。巨量敵人如潮衝擊的時候,他們形成的威懾瞬間就幾乎不存在了。三五十步的距離,轉瞬就消失,兩方纏鬥到了一起。

這種夜戰,是最沒道理可講的。士卒們不可能舉著火把廝殺,在谷地的黑暗中,人和人彼此碰撞,難辨敵我,一個個都在憑著本能胡亂揮刀。

隨著後頭的人潮人海不斷湧入,密密麻麻的人群擠在一起,憑著微弱光線勉強辨別對面的人是不是敵人,然後持刀亂捅亂殺。

有時候一個蒙古人要同時面對五六個方向同時刺來的武器,而他們最多也只能殺死眼前一個敵人,圖個夠本。

有時候正在左右尋覓敵人的黃頭女真忽然痛呼倒地,那是被趴伏在地面的蒙古傷員砍中了。周圍的黃頭女真立即狂叫亂喊,刀劍雨點一般下去,將敵人就地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