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襲殺(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蒙古大軍所到,機敏的阿勒斤赤遍佈四野,韓煊領著兩百人展開一場潛伏突襲,已經是他所能做到的極限。
蓋州的守軍沒有餘力,也不可能瞞過蒙古人再作大規模調動了,韓煊也實實在在沒有給自己安排什麼援兵。
但他信得過自家的同伴。遼海防禦司的兩名副將和群牧所的判官,俱都精明強幹,而且手中掌握著相當的實力。在韓煊與哲別對上以後,同伴們一定會有所動作。
而他們的決定,就在韓煊出發夜襲之前,被送到了韓煊手裡。
五千援軍將會在今夜,趕到蓋州。
這調動看起來很難,其實一點也不難。
復州和合廝罕關周邊的部落民,雖然是俘虜身份,但全都是慣於廝殺的。蒲速烈勐和李雲兩人因為各自的經歷,對其中的一部分有著絕大的影響力,他們要從上萬人裡抽調出半數可用之兵,只消一聲令下。
這支兵力的行軍更是隱蔽而快速。
復州到蓋州之間的道路,固然俱在蒙古哨騎的監控之下,但蒙古人的騎兵絕然覆蓋不了海路。
定海軍的海運船隊,是有一部分常駐在復州,以便轉運商貿物資的,這些船隊裝運軍隊,沿著海岸線往北,只需要一天,就能抵達蓋州。此前數月,船隊轉運馬匹時沿此路線走過許多回了,這一次裝的是人,其它沒有任何不同。
所以哲別一開始就想錯了,他完全低估了定海軍能夠投入的力量。
哲別是經驗豐富的將領,而且堪稱智勇兼備,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輝煌的戰績。但他終究是個蒙古人,是一輩子生長於草原之人,他沒辦法想象出平生未曾見過的東西。
哪怕他幾度攻入東北,曾經多次親眼看過大海的浩瀚,也想象不出依託海路的運輸規模會是如何,更不知道船隊的行動有是多麼快捷。
在他的思維裡頭,就算已經知道定海軍的勢力橫跨大海,定海軍的海上排程情形始終是個盲區。
這個盲區不止哲別一人才有,許多人都有。
在定海軍崛起之前,整個大金國境內,都很少有人想到。一代代女真人的宗王貴胃延續了海陵王完顏亮留下的水軍基業,卻只將那些船隊用來走私謀財。那些大人物們從不曾投入一丁點的思緒,去盤算海上的事情,那都是低賤之人才想的。
只有在郭寧掌握了龐大船隊之後,這股力量才真正成為一個強大軍政集團的憑依,成為定海軍最核心的優勢所在。
此時此刻,茫茫大海之於定海軍,就如草原之於蒙古人,而定海軍依託海路的兵力調動,也一如蒙古軍萬騎席捲那般神速!依託這個優勢,遼海諸將在駐蹕山設下了埋伏!
伏擊是戰爭中最常見的,也是最容易見效果的。
韓煊等人聽說,兩個月前李二郎就在密州吃了紅襖軍的虧,被一場伏擊殺得死傷慘重,以至於郭宣使遣人急賜金刀催戰。
而今日定海軍在蓋州動用的力量,超過那些鬆散的紅襖軍何止十倍?
遼海防禦司下屬的精銳在此,東北內地如狼似虎的部落民在此,他們不止要在蒙古軍身上啃下一塊血肉,更要伏殺一個蒙古大將,讓成吉思汗醒醒腦子!
當然,如果兩軍是白日裡正面廝殺,縱然壓上這五千援兵,也未必贏得了蒙古精騎。
蒙古人是當世最擅長騎兵作戰的民族,他們精熟各種騎兵戰術和馬上的廝殺武藝,同時擅長兇勐的突擊、大範圍的包抄襲擾和耐心十足的羊攻、羊退。
哲別曾經兩度攻入東北,與東北各族的武力多有交手。單說個人的武力,兩方沒什麼差異,但蒙古軍是多年征戰後編組而成的精銳之軍,一旦戰鬥規模上百上千,蒙古人碾碎這些鬆散不堪的部落,很是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