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蒙古人一動,這些爭執戛然而止。

宣撫使們再不靠譜,手裡終究是有武力的。皇帝的威力所及,眼看著只覆蓋一箇中都了,這時候,不靠他們還能靠誰?

當下皇帝連連下詔,給各地的宣撫使升官,如河北僕散安貞、山東郭寧、河東侯摯等人,全都被加了特進,賜號宣力忠臣,總帥本路兵馬,署置官吏,征斂賦稅,賞罰號令得以便宜行之。

各地宣撫使都是見過世面的,這些空頭任命,老實說沒人特別放在眼裡。郭寧倒是和身邊同伴樂了一陣,因為不用再擔心朝廷空降幾個阿貓阿狗搗亂,還特意請移剌楚材喝了酒,商議了己方後繼的人事任命。

不過,說來有些尷尬。

郭寧先前得了遼東密報,說木華黎在北京大定府廣造雲梯、衝車、箭樓等物,又在北京路陸續簽軍數萬,那顯然都是為了勐攻堅城做的準備,所以他也樂得先看好戲,看著蒙古人先撞一撞中都。

卻不曾想,十一月頭上,蒙古軍驍將哲別率軍先發,引蒙古精銳五千人,並及汪古軍、乣軍萬餘,直向東北攻去。

這時候的東北地界,天寒地凍,滴水成冰。數日前第一場大雪又已覆蓋,道路阻塞就在轉眼之間。

眾將商議,都覺得哲別所部只不過是在試探罷了,紇石烈桓端本身就是敢戰的宿將,麾下兵馬也很堅韌勇勐。他只消踞城死守,撐到深冬就安全了。

況且,紇石烈桓端不是孤軍作戰,在他南側,有溫迪罕青狗所部,在他西側,有紇石烈德所部,三方併為犄角,彼此掩護。

而在三方之後,定海軍佈置在復州、蓋州的,有合廝罕關地峽之間的深溝高壘,有遼海防禦使、兵馬總管韓煊所部的精兵一萬,這便足以鎮定局勢。

然而就在此後十日之內,從復州方向軍報每日數份飛來。

紇石烈桓端根本不是哲別的對手。

他在遼陽府、鹹平府一帶佈置的防禦,一觸即潰,而蒙古軍一路攻破城池,不斷深入內地。

十一月三日,同昌失守。

十一月四日,懿州失守。

十一月五日,石抹也先攻打廣寧府,紇石烈桓端率部南下救援,遭哲別一戰摧破,死傷數千,狼狽退避。

十一月六日,廣寧府失守。

十一月七日,蒙古軍兵逼遼陽府。遼陽府雖是大城,卻頹敗許久,城防未復。溫迪罕青狗只堅守了半日,就不得不棄城而逃。反倒是率部前去探看局勢的蕭摩勒與蒙古軍小小交手,陣亡精銳騎士百餘,主動退往澄州。

十一月八日,大雪,而蒙古軍全然不懼寒冬,他們踏雪開路,直取鹹平府!

這一來,東北內地動搖,遼東震動,山東震動。

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M..COM到進行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