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定製(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眾人笑著打趣了李冶幾句,移剌楚材繼續稟報。
李冶倒真沒白忙,就在昨晚,數字的匯總已經完成,只差後期實地踏勘複核了。按當下的計算結果,軍戶和蔭戶合計,足有三十萬八千餘戶,一百三十萬出頭的男女人丁。
放在泰和初年,三十萬八千戶,剛剛夠一個濟南府的規模,不足山東東路的三分之一。因為戰亂導致許多家庭分崩離析,每戶人丁數量驟減,所以總的人丁數量,更只及山東東路盛時的六分之一。
但這已經是個足夠龐大的數字。
為此,郭寧在山東宣撫使的下屬,又增設了宣撫使司隨軍轉運官一職。轉運官由移剌楚材兼任,副手則是移剌楚材的老友楊誠之。
這個職務此前不見於大金的制度,而取自於南朝,所以甚至都沒有品級可言,純粹是郭寧私署的幕僚。可憑著郭寧的授權,轉運官實際上總領這一百多萬人的財賦、糧秣和日常行政管理。
這和其它任命一樣,固然是以確保軍隊戰鬥力為前提,但同時,也是架空朝廷所派駐地方官員的手段。
地方上駐紮著直屬宣撫使的精銳野戰軍;治安皆受都指揮使司把控;可用的官吏都是山東宣撫使直接任命;想在要民政上有所作為,很難繞開移剌楚材的政務司,就算繞開了……
大多數民眾都已成了軍隊的蔭戶,而以隨軍轉運官身份負責管理他們的,依然是移剌楚材。
有了這樣的保險,山東才真正是郭寧的山東。而在朝廷制度以外,這些另起爐灶的嶄新制度,也將會深深紮根地方,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止。
待到各項任命全都安排已定,郭寧起身環顧眾人:“怎麼樣?還有什麼要補充的?”
眾人俱道,已很周全。
“若沒有,就按這個安排去做。我知道大家辛苦,但時間不等人,更容不得荒疏懶散。十月底之前,各人趕緊熟悉自己的新職務,該徵兵的快去徵兵,該安撫百姓的快去安撫,都給我用心去做。我把話擺在前頭,辦好了有賞,辦不好或者不稱職的,該罰就罰!”
文武數十人俱都拜伏:“職等凜遵宣使之令!”
頓了頓,郭寧又笑道:“唯獨仁卿需要休息,我批你五天的假,你好好睡個飽罷!”
李冶猛抬頭,再度亮出了兩個熊貓眼。他大喜問道:“真的?”
邊上移剌楚材扯著李冶的袍子,連聲道:“休想!下個月再說,這個月不行!”
眾人又是轟笑,各自起身。
正事既已說定,移剌楚材喚了小吏入來,奉上眾人的官憑印信。再怎麼說,升官發財,人人喜愛,好些人捧著官印,再度向郭寧大禮參拜,恭敬謝恩,廳堂裡頭好一陣熱鬧。當晚,軍府又開夜宴,為眾將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