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威風(中)(第1/2頁)
章節報錯
鳴鏑飛起,諸多將士下意識地抬頭觀看。
尹昌也抬頭看著。
就在這兩天裡,他做出了人生中最關鍵的選擇,從李全的盟友,一變為定海軍的下屬。
他深信,這個選擇一定是對的,但具體如何,還得看這鳴鏑飛起後的發展。
他臉上隱含的擔憂,被站在身側的張榮看見了。
尹昌是產私鹽的大豪出身,而張榮是販私鹽的頭目,兩人的交情,已經延續十幾年了。
張榮呵呵笑道:“放寬心!正好讓你親眼見識咱們定海軍的威風!”
此前定海軍在山東、遼東兩地擊破蒙古軍,固然聲勢駭人,但挨刀子的畢竟是蒙古軍。對登萊三州周邊的勢力而言,這種戰績令人驚訝,卻不至於畏懼。能在這世道聚集起實力的人物,誰沒有點膽量,誰沒有點桀驁性子?
如李全這等出類拔萃的梟雄人物,反而被定海軍的聲威激起鬥志,進而決意與河北金軍協作,匹敵定海軍的擴張勢頭。
但隨著此番戰事開展,定海軍南路偏師席捲密州、莒州,這會兒已經深入沂州,眼看都快打到海州,撞上南朝宋人了。而其西路主力更是可怕,拿下諸多城池軍州倒也算了。長期作為山東統軍司駐地的益都府,那麼堅固的大城,配以數千精銳之兵,只頂了一天!
李全所部,為此驚恐異常。
怎麼可能?定海軍怎麼做到的?
劉慶福是大家都熟悉的宿將,他絕不是無能之輩,他的部下也絕不是弱兵。更不消說,還有僕散安貞派出的甲士援助了。
他們偏偏敗得乾脆,敗得根本沒法解釋!
此前李全接連放棄濰州和淄州等地,他對部屬們的說法,是要誘使定海軍主力前出,待其疲憊於益都城下,則己方與河北金軍協力反壓回去,不僅收復失地,還要帶著大家去登萊三州吃香喝辣。
然則益都城一天就丟了,定海軍繼續前進,直接堵到了北清河沿線。那麼,李全此前的說法意義何在?那不是在開玩笑嗎?想蒙誰呢?
李全所部的軍隊,是由自擁實力的諸多鄉豪率部組成。這些鄉豪的家鄉易手,所部的鬥志無不動搖。
再到後來,又有了新的訊息……僕散安貞要和郭寧談判了?
戰場上輸出去的東西,怎也不可能靠嘴皮子拿回來,這個道理,武人們最是清楚。
但是,河北人反正是外來的,他們無非多撈一點好處,還是少撈一點好處,怎麼地都不會有損失。
損失的會是誰,這還用問麼?
此等局面,對李全的威望,更是一場可怕的打擊。
李全是極聰明的人,他知道,這樣的情況決不能延續下去,唯有一場扭轉乾坤的勝利,才能夠挽回局面,除此以外,絕無他途。所以他才會悍然決定,趁著自家的威風尚在,率部突襲郭寧和僕散安貞的談判現場。
當然,這種悍然行險的操作本身,又會引發新的疑慮。
李全顧不得那麼多。他選擇儘快行動,輸贏決於一瞬。這樣的話,縱然部屬疑慮,也來不及轉化為實際的動作。而這場突襲取得成果以後,自家威望必然扶搖直上,下屬的忠誠便不可動搖。
他的判斷一點也沒有錯,他的決定無愧一方梟雄的身份。
當他餘威猶在,他的部屬也確實只有配合著行險一搏。
但尹昌卻有其他的選擇。
嚴格來說,尹昌甚至並非李全的盟友,而是紅襖軍一脈,楊安兒的夥伴。他去年協同李全起兵,也是出於楊安兒的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