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衍德回到李全營中,李全的中軍帳裡,那副詳盡輿圖上,便又多了兩筆記錄。

執筆寫完,李全輕聲道:“田四,女真人真的以為你部譁變了,接著幾日,估計不會多加關注。不過,明晚渡河南下,人皆銜枚,依然要小心。哨騎踏勘回來說,穿行的路線上,頗多淤泥、葦塘,也難免蟲蚋毒蛇襲擾;但那路線恰能避開金軍哨騎,所有人不得擅自改動。告訴將士們,我會親自隨行,凡有不聽號令,妄動燭火,高聲喧譁者,無論官職高低,皆斬。”

“遵命。元帥放心。”

“去吧。”李全揮了揮手。

田四三十多歲,身材高瘦,臉色焦黃,額頭一道刀疤劃過右眼,在眼眶下留出了可怖的傷疤。

李全麾下的大將,權柄極重的,是其兄長李福和當過金軍基層軍官的劉慶福,另外偏裨將校,不下數十。其中特別勇勐善戰的,則是田四和陳智二人。二人皆使長刀,故而與李全一起,並有個名頭,喚作“鐵槍雙刃”。

這兩人裡,陳智更擅搏殺。而田四本是鹽販出身,後來轉為賊寇,橫行各處鹽場,殺人無算。田四的部下,也大都是鹽賊一流人物,聚合成軍以後,始終都很擅長潛伏、匿蹤、突襲、伏殺。

這幾年裡,田四的性子愈發陰狠、剽悍,治軍也偏向狠辣,無論赴湯蹈火,不從即斬。李全適才這幾句命令,田四必定會不折不扣地執行,說不定還會變本加厲,先砍幾個腦袋殺雞儆猴。

田四麾下的人馬,便是先前僕散安貞以為幾乎譁變的那支。

實際上,他們這兩日裡,都在養精蓄銳,預備惡戰。他們連同李全本部,便是預備用來伏擊僕散安貞和郭寧的主力。

待田四走了,李全沉吟片刻,又招來參軍:“往輜營裡頭,挑兩頭牛,二十口羊,盡數殺了,骨肉內臟分剖,找幾個伙頭軍,一會兒跟我同去田四營中。另外,事前發放的恩賞銀錢都準備好了麼?”

“按照元帥的吩咐,準備了銀兩千兩,銅錢兩千五百貫,絹兩千匹。”

“再加一倍。今晚跟我同去營中發放。另外,事後的賞賜,按照我先前答應的,也再加一倍。”

“是。”

李全想了想,又道:“從現在開始,凡有能從僕散安貞營裡,向我們傳遞訊息之人……他們要多少,我們全都加倍給予。但凡僕散安貞放一個響屁,我都要知道是在哪裡放的!”

周圍諸將有人發出竊笑,也有人羨慕地道:“元帥真是豪爽。”

“我們用得著他們的耳目,自然要厚賞。但後日裡,我就用得著諸位手裡的刀槍!這一場拿下,咱們就什麼都有了!我絕不會虧待諸位!”

這話一出,諸將俱都喜笑顏開。甚至有人當場就盤算,要拿著錢財去起屋、買地,建設莊園、還要娶他十幾個貌美的小娘。結果立時遭人鬨笑:你要的這些,拿著刀子就全得了,耗費錢財做甚?

李全聽得玩笑漸漸不堪,揮了揮手,眾將立時肅然,退開兩廂。

人剛散開,又有一名探子回來,向李全低聲稟報。

李全點了點頭,往輿圖上又寫了兩筆。

就在七八年前,朝廷出動大軍九路伐宋,好幾路兵馬深入宋境,殺得南賊死傷慘重。但於此同時,大金國境內的百姓造反,此起彼伏,朝廷大軍東奔西走,壓下一處火頭,便有十處火頭繼之而起。

光是參與人數過千,須得朝廷從周鄰軍州調遣重兵圍剿的,就有大名府馬和尚、東海縣張旺、單州杜奎、鞏州劉海、冀州張和、歸德府臧安兒、同州屈立、獻州殷小二、密州許通、濟南劉溪忠等十餘起,當然,還有在山東聲勢極大的楊安兒和劉二祖。

朝廷與南朝宋國的戰爭雖然大佔上風,最後只多撈了每年歲幣銀帛各五萬,另外將金宋皇帝的關係由以前的叔侄改變為伯侄,卻沒能取得尺寸疆土。實在也是後方處處起火,前方大軍無以為繼了。

何以朝廷大軍能壓制宋人,卻遲遲不能平復各地叛亂?

這和金國軍隊的民族構成劇烈變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