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楊友的性子太過輕躁,也缺乏足夠的韌勁。當日他不顧楊妙真的勸說,帶著部下在一處村寨歇腳,結果被緊追而來的敵軍趕上,並縱火焚燒村寨。

楊妙真得訊返轉回來救援,數次抵近廝殺,總算吸引了敵人的注意力,分出一支兵馬攔截。楊友乘機帶著剩下的二三十人,頂著滿頭燎泡往北面去了。楊妙真不敢耽擱,隨即收兵,饒是如此,部下又戰死了十餘人。

戰鬥過程中,楊妙真的側腹中了一支冷箭。雖有皮甲抵擋,箭簇也扎得很深。她奮力拔出箭矢,繼續廝殺,待到當晚簡單包紮過後,傷口又在次日的激烈戰鬥中被掙開。

今天鏖戰到此,鮮血已經染紅了馬鞍。劇烈的疼痛和一陣陣的暈眩使她的臉色慘白,只能將一縷青絲咬在嘴裡,竭力忍住痛楚。

好在天色已晚,沒人注意到這一點。

這會兒,她和同伴們正牽馬步行趕路,以讓戰馬休息下。

有人走著走著,舉手指著側面,大聲叫道:“四娘子,你看!”

因為過於疲憊,她的視線有些模糊,在傍晚的薄靄中,根本看不清那方向,定神凝視了好一會兒,才發現是兩面將旗,還有緊隨將旗的三四百名騎兵,正從河溝後方緩緩迫近。

身邊有將士失聲喊道:“是完顏從坦,還有斜烈名鼎!”

這兩人,都是遂王完顏守緒麾下的大將。完顏從坦是僅次於完顏合達的河南路統兵副使;而斜烈名鼎則是完顏守緒在河南路新拔擢的猛將,此人號稱有力敵百人之勇,官拜亳州防禦使。

這二將所領的兵馬,竟然一直追到了如此近處。可見他們也是蓄謀已久,說不定有些騎士不眠不休,就只為了將紅襖軍總帥和親信重將們一掃而空,建下潑天也似的功勳。

更麻煩的是,這些追兵同時也注意到了楊妙真所部。

有人向著這個方向指點叱喝了幾句,隨即有近百騎衝進河灘淺水,踏著水花猛衝過來。

兩方距離裡許,不遠也不近。

楊妙真立即翻身上馬,但她的力氣已經耗竭了,手和腳都在暗中發抖。她用力扳了兩下鞍橋,覺得用力大到手指幾乎要抽筋,卻不能讓自己縱上馬背。

她沒有上馬,部下們也都不動。騎兵們全都露出焦急的神色,等待著她下令如何迎敵。過去幾年裡,楊妙真只是紅襖軍將士傳說中的人物,但此時此刻,她真正成了所有人依賴的對像。

她深深地吸了口氣,再度用足了力氣,總算上了馬。

“往東去的話,很容易暴露元帥和其他人的位置。我們將敵人往南面柳子鎮方向引一引,天色馬上就黑透了,他們追不上我們的,甩開他們以後,我們再和大隊匯合。”

楊妙真並沒有領兵的經驗,也並不知道這樣亂哄哄的局面,該怎麼應付。

但她記得某人身處萬軍之中,卻平靜坦然的姿態,於是便效法著,用同樣平靜的語氣下令。這種平靜的語氣,果然也讓同伴們放心下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