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生死(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書房門外的侍從得了郭寧的命令,按刀大步而行。
沒走幾步,郭寧把他叫回,拍了拍他的胳臂:“不必去了,醫官自有他們的一套,讓他們慢慢來吧。”
定海軍如今的局面,看似跨有遼海五州,兵強馬壯,風光無限。但這局面,建築在一個關鍵上頭。這關鍵,便是楊安兒的存亡。
天下有識之士,所見略同。梁詢誼來到山東才幾天,就已經看出了這一點,定海軍內部的聰明人,自然看得更清楚。皆因這個局面本就是郭寧一手造成的。
在郭寧眼中,楊安兒所部,既是為王前驅的棋子,也是阻斷朝廷與定海軍直接接觸的盾牌,更是切斷大金與宋國淮東方面的陸上交通,迫使中都朝廷不得不依賴海上走私貿易的好夥伴。
為了確保楊安兒把他的作用發揮到極致,郭寧甚至在密州一帶展開與紅襖軍的貿易,用相當划算的價格,賣給了他們不少的武器和糧食。
但是,如果楊安兒所部發揮不了作用,郭寧也會毫不猶豫地將之拋棄。
哪怕紅襖軍的將士們,多半都是在朝廷治下吃不上飯的可憐人,他們對朝廷,對女真人統治的憎恨,與定海軍的將士頗有相通的地方。哪怕定海軍中,有些將士和紅襖軍曾經有過聯絡,或者本身就曾是紅襖軍中的骨幹人物。哪怕郭寧本人,對紅襖軍中某些將士頗懷善意。
但成大事者豈能心慈?既然成了一方軍政領袖,肩負著數萬數十萬人的未來,就只能用利益衡量一切,順勢而行,容不得半點溫吞猶豫。
郭寧轉回身,站在書房門口,自嘲一笑。
在武人們看來,郭寧始終是原先那個剛烈勇勐的戰士,實際上,越到了關鍵時刻,他就越是虛偽和冷血了。
郭寧轉回書房,幾名核心的部下仍在商議。
徐瑨側身站在郭寧的書桌旁,將這些日子書房角落的架子上,從錄事司的探子近期報來的各種文書,抽出與紅襖軍戰況相關的一部分。
一面整理,他一面道:“最近一份軍報是前日的。說的是楊安兒從密州交割了兩萬石糧秣,遂親自領軍,繞行邳州、宿州一線,意圖先破淮上,進而馳騁南京腹裡。只看當時局面,紅襖軍猶自佔了上風。”
說到這裡,他找出了那份文書,將之遞給移剌楚材。
移剌楚材取了看過,點頭道:“所以我覺得,就算這場攻勢不利,紅襖軍也尚有餘力,不至於崩潰。他們在海岱之間,猶有穩固的地盤,兵馬的數量也多。留著他們在,再支撐一些物資,他們依然能隔絕來自中都和南京方面的壓力。”
邊上駱和尚用力摸了摸頭皮,發出沙沙的響聲。
他有些遺憾地嘆了口氣:“我不知淮上的戰況怎樣。不過,看那使者滿身是血的模樣,不像是尚有餘力。咱們真就不做什麼?”
移剌楚材默然半晌:“眼下還不到時候。方才也說過了,我們的準備還遠遠不足!等等再議論吧,看那使者帶來了什麼訊息。”
說到這裡,他也起身往偏廳方向看看。
幾個醫官還在裡頭忙碌,也不知在忙些什麼。
護送使者來的軍士說,此人昨日縱騎奔過高密,身邊一個活著的同伴皆無,只說十萬火急求援……怎麼就狼狽到這種程度了?紅襖軍動不動就動用數萬人,蜂群也似地衝殺,誰能讓他們忽然之間吃這麼大的虧?
靖安民在一旁問道:“究竟發生了什麼,光聽憑使者一張嘴說可不行。錄事司派人去打探了麼?”
徐瑨欠身道:“派了精幹之人全力打探,另外,也發動了我們在紅襖軍中的幾路暗線。訊息報回,當在這兩三天裡。”
“那也行。”靖安民看了看郭寧的神色,輕笑道:“兩三天後再決定,也沒什麼。這種事情,我等了好幾年了,不在乎這兩三天。”
所謂的“這種事情”,自然便是造反了。
此番郭寧在遼東的勝利,動用的兵力極少而收益極大,使得諸多將校的信心空前膨脹。
之前數月,許多將士們被郭寧勒令安定下來,老老實實地練兵備戰。可數月下來,人人摩拳擦掌,舞刀弄槍,已有些不耐煩了。
當郭寧往遼東一行,所有人都將戰況看在眼裡。
遼東那邊,契丹人造反,大金的朝廷可有任何辦法?他們沒辦法,是我們將之掃平的!身為女真人的遼東宣撫使造反,大金的朝廷可能壓制?他們也沒辦法,還是我軍一戰將之擊破的,還輕而易舉地奪取了他們的本據!
大金的朝廷真已經爛透了,壓根算不得什麼!只消以利刃一揮,我們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