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聚集諸多文武的集會,匆匆告一段落。

文武們各自告退,從節帥府正門出來,召喚各自的下屬牽馬趕車迎送。

此時有人沒等到期待的任命,稍稍失望;有人猜測是什麼事打擾了郭寧安排的集會,站在門口與同僚討論兩句。上百人一湧而出,竟使得節帥府門前有些擁擠。

這時候,部屬們因不同來路而有不同的作派,分辨得格外清楚,比如那批在饋軍河營地就投奔郭寧的武人們,便氣盛而嗓門大。

對於新近來到山東的外來者而言,這是個難得的機會。所以梁詢誼被移剌楚材客客氣氣送出門外以後,就站在門邊,平靜地看了好一陣。

直到眾人先後散去,他才轉過身。

有同伴牽馬過來,請他上馬。他搖頭拒絕了,沿著道路慢慢走著。

這位前任鹹平路宣撫司的經歷官,年約有四十來歲,中等個頭,相貌甚是文雅,鼻樑很高,額頭上有幾道淺細的皺紋,略帶點風霜之色,頷下蓄了一部黑而長的鬍鬚,隨著他的走動而微微飄揚。

身邊牽馬的年輕人,跟隨他走了一會兒,忍不住問道:“兄長,發生了什麼事?本來不是說……”

梁詢誼瞥了他一眼。

年輕人嘿嘿地笑了兩聲,捂住了自己的嘴。

這年輕人是梁詢誼的堂弟,喚作梁持勝。因為多力善射,一向跟在兄長身邊作為護衛。

當日蒲鮮萬奴在遼東宣撫使的任上,梁詢誼名義上是他的經歷官,其實一直被排擠在外,不預機密。但蒲鮮萬奴起兵的時候,梁詢誼帶著幾個親信僕役闔門不出,蒲鮮萬奴懾於他的聲望,也不敢貿然侵犯。

後來城中大亂,軍民騷擾,有匪徒乘機劫掠到家門前,則是梁持勝引弓射擊,殺死了數人,迫退賊寇。

蒲鮮萬奴死後,東北各家軍閥重新分割地盤,鹹平府路落到了紇石烈桓端手裡,但梁詢誼是貴胄之後,世代儒臣,性格有點高傲,與紇石烈桓端合不來。於是他拜見郭寧,請求隨著船隊南下,然後去往中都。

結果到了萊州以後,郭寧公務繁忙,梁詢誼幾次求見,都沒見到他,於是下一步的行程只好暫緩。而就在昨日,郭寧又忽然登門,私下拜會。

按照郭寧的意思,是要在節度使府內,建一個專門的經歷司,負責出納文移。

這經歷司的地位甚是清貴,和移剌楚材的政務司,徐瑨的錄事司平齊,以梁詢誼的名聲、資歷,自然是經歷官的人選。另外,復州地方有名的儒生王汝弼也會在其中任職。

梁詢誼並沒立即同意,但郭寧邀請他次日參與文武集會的時候,他也沒有反對。

這場拜會,梁持勝是知道的,他也知道郭寧走後,梁詢誼房中的燈燭幾乎一夜不熄。

梁持勝是武人性子,對掃平遼東叛亂的郭寧有幾分欽佩,也挺樂意繼續待在安定的萊州。所以他對今天這場聚會,頗有期待。卻不曾想,這任命還沒下來,集會卻忽然中止了?

梁詢誼揹負雙手,慢慢走了兩步:“楊安兒敗了。”

“什麼?”

“山東這邊,有個赫赫有名的大反賊,喚作楊安兒。這楊安兒自稱皇帝,聚兵數十萬,控制了大半個山東。這半年來,一直和南京路那邊的河南統軍使完顏合達往來廝殺,不分勝負。不過,這一回,此人估摸著是大敗了。山東的局面,馬上會出現巨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