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四分(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僕役領命而去,頃刻間,一陣陣急促的馬蹄聲傳出。
但徒單鎰側過面龐,等了好久,彷彿並沒有聽見蹄聲。他皺眉問道:“出發了麼?要快,要騎馬!”
另外的僕役連聲道:“丞相,已經出發了,個個都騎得快馬。”
徒單鎰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開始劇烈地咳嗽。
他的健康已經完全垮了,任誰都能看得出來,這名前朝政治鬥爭的最後勝利者,已經在向死亡狂奔。他活不多久了,或許就連半年,幾個月,也未必支撐得了。
咳嗽了好一陣,徒單鎰才緩過呼吸,稍稍瞑目。
“郭寧去萊州,著實是個好主意。”徒單鎰慢慢地道:“如今四方彼此牽扯。他的萊州定海軍,倒成了形勢最有利的一方。”
“丞相的意思是?”
“完顏撒剌和黃摑吾典兵敗之後,山東兩路的朝廷兵馬已不存在了。而楊安兒、劉二祖之流乘勢席捲各地,忙著攻略地盤,擴充兵力,我估計,楊安兒和郭寧多半有些默契……呵呵,想必他也不願在這時招惹強敵。你說,是也不是?”
杜時升點了點頭。
“朝廷可用之兵,如今大部分集結在中都。偏偏中都又遭蒙古軍逼到了咽喉,朝廷所有的力量都要用在維繫中都不墜,對山東全然鞭長莫及。就算蒙古軍退兵之日,朝廷騰出手來將有作為,也得先打敗了控制大半個山東,擁兵十萬以上的楊安兒,才談得上其它。你說,是也不是?”
杜時升笑了兩聲。
徒單鎰說了兩大段的話,呼吸忽然急促。一名婢女慌忙上來,為他撫背順氣。
過了一陣,徒單鎰繼續道:“蒙古軍此前兵分三路攻襲,每下一城,便掠一城,屠一城,已然攫取了不計其數的人丁、錢財、物資。此時他們的部眾散在中都路左近越冬,只待開春之後回返草原……故而他們最關心的,便是居庸關、紫荊關等地的退路,而要保障退路,又必須得壓倒朝廷在中都的兵馬。於是,兩家在中都城外還有得廝殺、對峙。無論那成吉思汗作何想法,斷然抽不出力量南下山東,報復拖雷被俘之仇。所以,小小一個定海軍……”
眼看徒單鎰的呼吸又開始急促,杜時升替他道:“所以,我定海軍的地盤雖小,兵力雖弱,卻是滔滔局勢之下,唯一一處安穩所在。我家節帥自可以廣積糧、高築牆,從容展布,以蓄實力。”
“廣積糧,高築牆……”徒單鎰輕聲唸了兩句,意味深長地問道:“然後呢?”
杜時升早年最煊赫時,也不過是執政胥持國門下的一個食客,如今面對著扶保皇帝登基的頭號功臣、當朝丞相,卻沒什麼心虛氣弱。
他就像一枚堅固的頑石那樣,穩穩站著不動,只坦然道:“若兩三年內,局勢沒有大的變化,我家節帥在萊州,就能坐擁五萬虎賁。接著如何,就非我能揣測了。”
“兩到三年?”
徒單鎰想了想:“我聽說,郭寧在萊州尊崇軍戶,將百姓置於武人的蔭庇之下,以激勵將士敢戰之心,又廣闢田畝百萬以供耕作。這樣的做法,想維持許久,恐有弊端叢生,可眼前卻似乎真有大用。不過,你們就確信,會有兩到三年的時間麼?”
杜時升鄭重地道:“這就是我來拜見丞相的目的了。終究,朝廷也需要爭取時間。眼下咱們兩家……”
這“兩家”的字眼,未免張狂過了。你手裡有的,終究還只是定海軍!
徒單鎰不禁失笑,卻沒有揪著那兩個字。
“朝廷需要爭取時間?”他反問:“這是什麼話?你自己聽聽,你這是什麼話?”
杜時升面不改色,只輕聲道:“蒙古人前後圍攻了兩三個月,拿中都大興府的重兵和堅城並無辦法。可大金疆域,已經有半數被蒙古軍鐵蹄踏過,成了廢墟。朝堂上的許多人承受不了這樣的壓力。所以此前皇帝召集重臣密議,有人想要求和,有人想要死戰,有人想要遷都避難,有人想要堅守到底。”
杜時升張口的時候,徒單鎰的笑聲便戛然而止。
杜時升繼續道:“本來眾議多以求和、遷都為上。但我定海軍贏了一場以後,主張堅守中都廝殺到底之人,又覺氣盛。他們個個都覺得自己是唯一正確之人,短短月餘時間裡,彼此已經鬧到水火不容,隨時可能爆發另一場火併衝突……可大金承受不了再一次流血了。”
他向前半步,看看徒單鎰的神情:“我隱約聽說,朝中也有持重之人在謀劃一個全新的方略,意圖徹底斬斷衝突的根基。但這個方略要真正落實下去,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