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落草(第1/2頁)
章節報錯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洪都首義,戰端一啟,接下來就是無數的鮮血與硝煙。
蘭迪這次披上戰袍上戰場,雖然沒打上十年,卻是一直以來領兵時間最長的。
三個月後,湘南義章縣城。
蘭迪已經很久沒穿招牌的鍊甲、披風,而是一身軍裝,頭戴大蓋帽,端坐於縣衙,正在沉思。
仲弘興奮地走了進來,“蘭迪同志,打下了義章,收編了當地的義軍,現在咱們的隊伍又擴大到了一萬人。
周邊福城、水城、銀都、紙都敵人力量都很薄弱,可一鼓而下,這桂陽郡啊就都是咱們的了。
在這裡建立咱們的地盤,大有搞頭啊。”
蘭迪忽然睜大了眼睛,右拳的手背砸在左拳的手心,“不行!”
…………
蘭迪怎麼帶人跑到義章來了呢?仲弘怎麼跟到了身邊呢?這就說來話長了。
三個月前,飛龍軍一出,洪都變色,造反的都是兆銘大統領的兵。
兆大統領大怒,當即命令手下兩員大將張向華、朱益之圍剿飛龍軍。
飛龍軍兩萬多人而已,此時天地會兩個大首領瑞元和兆銘招降納叛,天地會的北征軍已經擴張到將近一百萬人。
大軍壓境,硬拼不是辦法,第三天,飛龍軍就開始向南方突圍。
並非所有人都有蘭迪這樣的堅定信念,臨時拉來的義軍,見形勢不利,打退堂鼓的不在少數。
第十師師長蔡賢初,在洪都首義成功後“霍然病癒”,加入到飛龍軍。
如今大軍壓境,立刻成了這些動搖者的首領,帶了五千多想走的,往東北方向而去,投瑞元去了。
好在朱益之是蘭迪的兄弟,圍困洪都的大軍搖旗吶喊,槍炮齊鳴,就是打不到飛龍軍身上,義軍才能從容地南撤。
即使這樣,還沒好好整頓的義軍也是掉隊的很多,四天後到了臨川,只剩下了意志堅定的一萬三千人。
鎮守臨川的是蘭迪的另一個兄弟,當年蔡督軍託孤時候在場的楊夷齋,如今的二十七師師長。
蘭迪再次隻身入敵營面見這位兄弟,雖然沒有說服他加入,但楊師長念著兄弟情義,按兵不動。
飛龍軍在臨川修整了三天之多,楊師長就假裝沒看見,最後大軍從容地南下了。
在這敗走的途中,仲弘從新法蘭克趕來,加入到了邵山的帳下。從龍於困苦之中,這才是真正有信仰的賢者風範。
在兆銘的地盤,有當年滇軍的老朋友照應,飛龍軍從容撤走。
南面就是北征的起點粵省,那是瑞元的地盤,這就碰到硬茬子了。
天地會大軍北征,粵省兵馬留後是元老李任潮。
當初二斤江夏首義,後夏朝廷派兵征剿。
這位元老曾跟奧斯曼、三毛、小桂子合夥炸了漕河鐵橋,阻止朝廷大軍南下。
後來在他成了長洲島軍事學院的副院長,陸軍上將,第四軍軍長。
北征時蘭迪帶的獨立團就是他的部下,不過他坐鎮大本營,讓副軍長陳景瑗指揮軍隊而已。
如今這位當年的頂頭上司跟蘭迪成了敵人,調動了四員大將圍剿飛龍軍。
其中錢慕尹、黃季寬、薛伯陵都是瑞元和蘭迪的同學,當初劍丘學院副院長蔣千里的學生,陳伯南則是東征時差點把瑞元逼得自裁的林虎的部下,都是智勇雙全的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