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情傷難愈,喝酒傷身。

陰差陽錯的羅河就這麼轉世過來繼續做人了。

說起來,兩人都沒有成功的戀愛經驗,說不定上天給自己這次轉世機會,是讓我走純愛路線的?

辰己趕緊搖了搖頭,想了想,在寫“新”的那一頁加了一句“腦洞極大,中二頻發。”

接下來從兩人掌握的技能入手分析。

舊:

漫才本職:原來組合的漫才風格是羅列型的漫才,橋段設計大抵上是沒有眼力見的吐槽役藤原透過用一些社會上約定俗成的小場景該怎麼做到得體應對的話題重複向自閉宅男人設的裝傻役辰己施壓,辰己的應對一直被藤原批評不得體,一點點積累負面能量,直至情緒爆發。然後用一些離譜的回答反懟吐槽役來製造反轉的喜劇效果。

如果吐槽的節奏和鋪墊都到位,而裝傻那一瞬間爆發力又強。呈現得好還是很有笑果的。

可惜的是兩個人的配合還有橋段的設計都不是很成熟,隨機應變的能力也不強。所以總是不能完美的呈現段子的魅力。

漫才和相聲的制式其實很相似,裝傻役類似逗梗,吐槽役類似捧哏。

但漫才的節奏比相聲快,橋段設計也很緊湊。

即使是節奏慢的漫才,在平均45分鐘的表演時間內也要完成67個橋段佈置。

在緊張的一來一回中,話語聲調、交談的節奏、肢體的動作和爆發的時機等都對錶演效果有巨大的影響。

節奏快,一步錯,步步錯。

辰己偶爾因緊張在橋段上出錯,藤原控場能力又弱。漫才設計又是爆發型。一旦出現失誤或節奏不對勁的情況,崩場如山倒。

有一次“吃素蚊子”經常表演的小劇場特邀人氣漫才組合出演,觀眾聞訊而來,小劇場難得的滿座了。

上場後,辰己面對眾多觀眾的關注,緊張到大腦一片空白。

藤原也比往常語速更快。

開場就磕磣,再加上兩人都處於緊張狀態,節奏一直對不上。

終於,他倆有史以來最慘烈的崩場,發生了。

辰己,搶詞了,提前跳到了下一個橋段。而同樣處於懵逼狀態的藤原。還在說著上一個橋段的詞。

這邊在爆發了,那邊還在鋪墊。

兩個人在那一場表演後半段彷彿活在兩個世界。爆發沒有鋪墊,鋪墊一直鋪墊。

臺上臺下,那一刻都身處地獄。

聽說劇場經理在那4分鐘裡,眼裡無光,就像當場去世一樣。

還好後面人氣漫才藝人前輩又把氣氛炒熱,把觀眾逗得前仰後合。不然劇場就被憤怒的觀眾投訴到停業休整了。

他們連怎麼下臺的都不記得了,回過神來已經癱坐在樂屋中。誰和他們說話,他們都是阿巴阿巴的痴呆樣。

現在,他們常駐的劇場換了一個。

被動的。

總而言之,兩個菜鳥,一個容易失控的漫才組合。

辰己想起這段經歷,打了個寒顫。舉起水杯灌了一大口水後才繼續往下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