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釣一隻青蛙回來?

因為需要活的,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做試驗。

不去用釣的,難道用步槍去打或者用長矛去捅嗎?

那樣得到的可能只是青蛙肉,而不是一隻活體青蛙。

而且還有可能被幾百上千斤的青蛙群體追殺。

想想就可怕。

所以,無法使用步槍,以及長矛的情況下,想要得到一隻活的可以用於實驗的青蛙,只能是以釣的方式。

這是陳橋深思熟慮之後,打算採用的抓捕方式。

不過。

釣青蛙,對陳橋而言,那已經是很久遠的記憶了,可能是孩提時候的記憶吧!

但對有些人來說,卻不是很久遠。

“在我們那個時候,通常就是找一根針,彎成魚鉤的樣子,在針上栓上一小團線絨,然後放到陰涼的草叢裡面抖動。

如果是靜止不動的話,青蛙看不到,只要抖動,青蛙就會撲出來,它的舌頭以最快的速度黏住那團線絨吃回去,感覺到拉力之後提起來就行了!

不過那個時候,我們管那種比較大的青蛙叫田雞!”

說到釣青蛙,袁弘也回想起讓人愉快的記憶。

少年,春和仲夏。

在剛插滿水稻的田裡,還有那綠油油的菜地,以及池塘邊,一到夜裡就會有蛙聲一片。

當然這些青蛙白天也在,那個時候的他們沒有肉吃,下鄉的知青們雖然有發放的糧食,但是依然很餓,因為沒有油水。

於是,天上飛的山上跑的,水裡遊著,都成為了他們的目標。

天上飛的,山上跑的,女孩們一般夠不著,但是青蛙女孩們還是會抓的,特別是釣青蛙。

所以,柳青青也跟袁弘有一樣的經歷。

“對對,我們也是一樣!

那個時候我們就會拿一根棍子,綁著一條線,線頭上有一個用針彎成的魚鉤,魚鉤上勾著一團線絨。

棍子有規律的抖動帶動了魚鉤,魚鉤上的線絨就像一隻蟲子在跳動,這個時候,黑暗中就會撲出一隻青蛙,把線絨給吃進去。

只要青蛙貪吃就會被勾住,然後我們就提起來就可以了。

我記得,當時我們釣起來的青蛙,最大的甚至超過了一斤。

不過有很多人捨不得拿縫衣針彎成魚鉤的樣子,也沒有魚鉤,那個時候鄉下挺窮的。

於是他們用最簡單的,抓到一隻青蛙,然後把青蛙腿給扒下來,蛻皮,然後用線綁住青蛙的後腿,就這麼釣。

因為青蛙一旦把東西吃到嘴裡面,只要眼疾心快快速拎回來迅速摁住青蛙,一般它們吃到東西了捨不得張嘴。

一旦青蛙反應過來要張嘴把誘餌吐掉的時候已經晚了,所以沒有魚鉤的話,釣青蛙需要眼疾手快。”

柳青青看向袁弘,雖然記憶還沒有恢復到他們認識的那個時間,但是同樣的經歷,讓他們相視的時候有了一絲親近。

更何況,在明知道自己二人在大破滅前是一對夫妻的情況下,此刻更覺得親近。

袁弘接著說道:“那個時候,我們正是長身體的年紀,我們下鄉的那個村子,河裡面有魚,但是沒有網沒辦法將魚弄起來。

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那裡種有很多大竹,那種竹子的筍殼很大,我們把它套起來套成一條長長的筍殼筒子,扔到河裡面去。

這些竹筍的殼泡在水裡,很容易就沉到河底。

我們通常把這些竹筍的殼放到河邊的草叢裡,泡一個晚上,然後第2天到河裡把這些筍殼兩頭一堵就撈了起來。

這樣很容易得到一筒子的魚。

像那種鯰魚,黃鱔和泥鰍,鯉魚鯽魚等等,又肥又大。

就是很耗油,不放油又容易粘鍋,所以我們通常都不是拿來煎的,都是烤著吃,很香。

現在想想,都覺得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