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機甲獨立兵團的新兵選拔環節正式開始了,和驥星河說的一樣簡單。

甚至沒有考官在場。

“我是王康,我發起星河挑戰。”

一位年輕的聯邦二級機甲戰士,站在了訓練場內的中心處,對周圍的機甲戰士們呼喊出聲。

他沒有說錯,就是星河挑戰,以加入星河機甲獨立兵團為目標而發起的挑戰。

“我來。”

有機甲戰士應聲走向了他,然後直接開打。

第一個發起星河挑戰的王康,很讓人意外的被直接放倒在地,但他卻沒有結束他的挑戰,而是在輸了之後再次呼喊出聲。

“下一個。”

“我來。”

“下一個。”

“我來。”

“下一個。”

“我來。”

“……”

一次又一次的被打倒在地,一次又一次的站起來,王康的挑戰勝率遠遠低於之前的蘇川雲,但在周圍的人們看來,他真的很像是蘇川雲。

這傢伙,一定會成為星河機甲獨立兵團的人,甚至有可能會成為星河小隊的人。

兩者之間的區別,對於五號基地訓練區的兩千多位機甲戰士來說非常大。

星河機甲獨立兵團非常簡單的組織架構,已經被陳迅公開了出來。和之前禿鷲山戰役時,臨時組建的三個機甲營編制不同的是,星河機甲兵團的真正編制只有十個小隊,每個小隊有三十位機甲戰士的編制。

當然,驥星河這個兵團長,不算在星河機甲獨立兵團的編制之內。

除了參謀長陳迅之外,原星河小隊的王牌機甲戰士們,全都成為了小隊的隊長。

一隊隊長秦佟、二隊隊長哈里斯、三隊隊長李霖(瞎子)、四隊隊長王貴(瘸子)……蘇川雲、安德烈、聾子、跛子、左手。

九個王牌機甲戰士統領的機甲小隊,本應該是所有人都爭先恐後想要加入的。

但因為星河小隊的第十個小隊,或者說是唯一一個有名字的小隊,是驥星河這個兵團長親自統領的星河小隊。

所以,人們真正的目標就顯而易見了。

“我是崔克萊,我發起星河挑戰。”

又有一個機甲戰士,以呼喊聲劃出了一個擂臺,於是人們一個接一個的排好隊衝向了他。

“我是趙真棣,我發起星河挑戰。”

“等會,老趙,你不是機甲戰士啊,是偵察兵,別在這添亂,陳迅中校在旁邊看著呢。”

“我的同步率測試是88%,只要有使用了神經連結技術駕駛艙的機甲,我就能成為機甲戰士。”

“那玩意現在稀缺的緊,暫時搞不來的,你別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