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五章 滿餉不可敵!(第1/2頁)
章節報錯
“崇禎二年冬,我大清兵入關圍明京,可綱與大壽從崇煥入衛,數有功。崇煥下獄,乃隨大壽東潰,復與歸朝...四年,明築城大淩河,命可綱偕大壽護版築。八月甫竣工,我大清以十萬眾來攻,可綱等堅守不下。
...久之,失盡糧絕,人皆相食。大壽及諸將皆欲降,獨可綱不從,令二人掖出城外殺之,可綱顏色不變,亦不發一言,含笑而死。”
錦州,奉國寺,維新六皇帝與群臣正在寺中為前明太保、左都督何可綱奉香火。
非官方性質。
純賈六私人安排。
作為國史老教授並負責《四庫全書》編篡工作的老紀,當然充任何可綱生平事蹟的解說員了。
“臣以為可綱臨死不發一言只大笑,可能是知大壽降我大清乃詐,故不惜以身死,一全己忠義之名二全大壽取信於我大清。”
由於六皇帝最新指示對待歷史人物要分階段看,對第二軍提督祖應元的老老太爺祖大壽更要客觀評價,因此老紀找到何可綱臨死不怒反笑這個很好的切入點來證明大壽當年降清為假,由此便可以提煉大壽身上的閃光點,進而大作文章。
不知內情的奎尼出於堅持歷史的本來面目,糾正老紀道:“大壽並非詐降,實為真降。其與太宗皇帝陰約以錦州為應,遂帶二十六人入錦州,然城中軍民不肯降,大壽無奈方才復歸明。故其殺何可綱為真,並非可綱甘願犧牲以全大壽。”
言下之意當年要是錦州軍民肯跟祖大壽走,那祖大壽無疑就是幫助大清奪取錦州的功臣,而不是什麼詐降我大清,伺機歸明。
“老奎,皇上說了,歷史問題宜粗不宜細。”
老紀眉頭微皺,輕咳一聲,拿眼嫖了嫖六皇帝,又朝老奎擠了擠眼。
“宜粗不宜細?”
奎尼心中一個激靈,迅速會意,趕緊又道:“當然,這只是臣的私人看法,究竟是否合乎史實,還待有關部門考證,臣一家之意不作數的。”
卻不見皇帝陛下有反應。
再抬頭細看,皇帝陛下雙手負在背後,正凝神遠眺東方。
頭頂三尺處,大熊寶殿四字烔烔有神。
高空三萬英尺處,東昇朝陽一掃天地陰霾,溫暖陽光沐浴人世間。
“你們聽到了嗎?”
賈六呢喃,“朕聽到了,你們聽到了嗎?”
“聽到什麼?”
老紀和奎尼雙雙發愣,他們什麼也沒聽到,不禁驚詫難道陛下又犯神經病了?
“朕聽到了,聽到了,是風在吼,是馬在叫,是大淩河在咆孝!”
隨著遞進不斷調高一個音調的激昂聲,賈六身形勐的一震,一股青氣立時沖天而起,向著那遠處的大淩河如利箭般飛射而去。
“清晨晴朗,略感涼爽,令人快活;河面上,田野上,飄浮著朦朧的薄霧……不一會兒,明媚的陽光碟機散晨霧,照耀遠近鄉野,大地多麼讓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