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四章 為了八旗(第1/2頁)
章節報錯
最先發起集團攻擊的是關外四大副都統之一的熊嶽副都統達哈齊,此人祖上乃開國大將譚泰。
按理說身為譚泰的後人,達哈齊應無條件支援繼承了成宗義皇帝多爾袞衣缽的愛新覺羅*世凱,舉兵響應維新,因為譚泰當年是多爾袞最器重的大將,後來也是被順治處死。
所以譚泰的後人理所當然要站在多爾袞後人一邊。
然而達哈齊卻沒有同他的祖上一樣為新睿親王赴湯蹈火,而是選擇響應盛京將軍弘晌的號召舉兵叛亂。
沒有原因,就是跟著弘晌幹。
多半是同關內的維新皇帝一樣視祖宗為無物了。
達哈齊所統八旗兵乃復州、鳳凰城、岫巖、旅順等地的駐防兵丁,計有2300餘人。
其中披甲兵丁1400餘,包衣600餘,另有200餘騎兵。
於盛京將軍節制的四大副都統中實力最弱,然而戰意卻是四大副都統最熾熱的一個。
熊嶽八旗兵的任務是突破十三山最東側的炮兒溝,此地在前明時曾設有百戶所,後荒廢至今。若能攻佔炮兒溝,滿蒙聯軍就能從此地直插維新軍核心所在的金牛洞,並將維新軍由南至北一分為二,如此基本就可宣告關內來的維新偽軍覆沒。
要知道滿蒙聯軍除了兵力多於維新軍這一優勢外,其騎兵的優勢更是以步兵為主的維新軍難以比肩的。
一旦維新軍被中央突破,必將全線崩潰,到時兩條腿能跑得過四條腿?
“八旗真正的靈魂在關外,在這白山黑水!”
為了證明自己的論點是事實,達哈齊主動請纓攻佔炮兒溝,率部抵達後便發現驛道進出口已被維新軍佔領,外圍多用砍伐下來的木頭堵塞,並部署了一些遲滯騎兵的簡單工事。
視線中偽軍沒有挖掘壕溝,原因是寒冷的天氣早將大地凍得梆梆硬,單憑人力想要在凍土上挖出符合標準的壕溝,是一件能累死人的事。
“將者貴在知敵虛實,而後避實而擊虛,今敵之實便是敵之虛!”
扶了扶頭上的尖盔後,達哈齊下令進攻。
關內來的偽軍雖佔據了兩側制高點,並布有不少火器,但是偽軍的戰鬥意志絕不會比關外的真八旗勇士高昂,因此只要付出一些損失應該可以將這幫以漢兵為主的偽軍擊潰。
為了鼓舞士氣,戰前達哈齊提出“為了八旗”的戰鬥口號。
同時明確告訴麾下的八旗官兵,此役若勝關外八旗便將浩蕩入關,成為禁旅八旗。
大白話就是打贏了全家老小一起進關享受漢人的花花江山。
這令歸屬達哈齊指揮的各地駐防八旗兵丁情緒十分激動,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關外八旗祖上都是隨太祖、太宗打天下的,憑什麼關內的八旗可以快活,他們就要在這關外捱苦受凍呢。
現時關內叫那幫只知享受不知付出的傢伙們弄壞了,自當由他們再整大清河山。
“嗚嗚”的進攻號角吹響後,達哈齊所部便不遺餘力向維新軍陣地發起進攻。
包衣理所當然衝鋒在前,八旗主子兵緊隨其後,騎兵則嚴陣以待,一旦偽軍陣地被披甲步兵突破即行衝殺。
“敵襲!”
“升狼煙示警!”
“炮手就位!”
隨著一道道命令傳遞,炮兒溝的維新軍迅速進入戰鬥狀態,當一股敵軍衝近火炮射擊距離後,隆隆炮聲便響徹在炮兒溝上空,黑煙瀰漫的同時也是震耳欲聾。
守衛炮兒溝的部隊是第二軍所轄第四鎮的一個團,團管帶是四川成都人江華,其並沒有組織士兵出擊以阻止逼近的韃子拆毀外圍部署的防禦工事,只是請求支援的炮兵不間斷向敵軍炮擊。
“呼嘯”聲中,一顆顆實心鐵彈在衝鋒的熊嶽八旗兵隊伍中落下,不少衝在前面的包衣兵瞬間如五馬分屍,有腦袋直接叫鐵彈砸飛的,有胸膛叫砸出大窟窿的,有手臂被炮彈帶走的,有大腿齊根被削斷的,有腸子“譁拉”從肚中脫落的....死傷一片,慘叫聲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