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狗皮帽子出關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日出東方並未讓關外大地有絲毫回暖,反而愈發冰冷,西北風颳在臉上如刀子割過般。
真正的滴水成冰。
佔據十三山站的維新官兵大部分來自湖廣地區,對於關外的寒冷著實不適應,部隊出關時為了應對關外寒冷天氣,兵部特意為部隊配發了三斤重的大棉襖,還每人發了一頂狗皮帽子用以保暖。
其實單論保暖,無疑貂皮帽子最好,可部隊根本不可能批次給每個官兵都配發一頂貂皮帽子,因此兵部在制定出關作戰計劃時收到正在天津接見外商的皇帝特別指示,要求給出關部隊配備能遮住耳朵的狗皮帽子,說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官兵頭部、耳朵被凍傷。
皇上的指示那肯定是照辦的。
結果就是京畿周圍的府州縣為了完成上面攤派的狗皮指標,派人進村高價收犬,一時京畿犬貴,讓老百姓憑空多了一筆收入。
同時也為部隊解決了冬季肉食問題,算是一舉多得。
為了提高部隊的披甲率,工部連同兵部、京師步軍統領衙門在滿城大規模清查軍用品,包括被革爵的王爺府都給抄了一遍,硬是湊了四千多幅鐵甲。
另外還在滿城查抄了多達上萬杆火槍,幾十門火炮以及若干軍事裝備,徹底解除了滿八旗的武裝力量,有力消除滿城存在的治安隱患,為下一步全面開放滿城、化旗為民提供了和平基礎。
可即便兵部為此次大軍出關作戰提供了這個時代最好的禦寒裝備,第一次出關的南方士兵還是有點不適應關外的寒冷天氣,不少官兵被凜咧寒風凍得腿肚子直哆嗦。
因皇帝陛下嚴旨不得因凍傷無故減員,第二軍提督祖應元便讓各部砍伐駐地附近的樹木,一來可以生火取暖,二來也能消除士兵視野障礙。
現時局面已經沒有隱藏部隊行蹤的必要。
各部接到命令後,以營為單位就地生起火堆,遠遠看去,十三山地區如同被繁星點綴,又如同一條周長二十里的長龍圍著那十三座高低不等的山峰。
只是同那些圍坐於篝火堆仍在搓手哈氣凍得滿臉通紅的關內兵不一樣的是,一支頭上戴著像老虎皮一樣帽子,左手執大盾,右手執長刀的部隊卻頂著寒風列隊肅目看著前方。
一動不動,如冰凋般。
這些士兵的眉毛、鬍子都凍成了冰茬子,但他們卻依舊在寒風中挺立著。
這是第三鎮的精銳虎衣營。
前身是吉林索倫營的虎衣藤牌兵,四年前奉旨進關參與平定金川戰事,其時帶隊的參領就是現在的第三鎮統制新達蘇。
歷經幾次改編後,有一半索倫虎衣兵已經調往其它處任職軍官,現時剩下的索倫兵只200人,但餉銀是照隊官發給的。
受命出任第三鎮統制後,新達蘇決意打造一支本鎮的尖刀突擊部隊,遂從各部挑選了400名身材高大、熊武有力的健卒補入,無論裝備還是訓練都參照虎衣兵打造,幾個月殘酷訓練下來竟真的讓這支尖刀虎衣營有了當日索倫精兵的靈魂。
該部隊也是由新達蘇直接指揮。
半個時辰前,馬兒溝駐防的部隊遭到了敵軍襲擊,雖然交戰時間很短,規模也不大,但久經戰陣的新達蘇卻知道大戰即將到來。33
騎兵散出去的探馬已經被壓縮到方圓五里範圍,根據探馬傳回的情報顯示,一支數萬人的騎兵已由北邊的榆樹鋪、石佛堡、東邊的闆陽驛、廣寧站等各個方向逼近十三山站。
現時己方探馬仍在被敵人騎兵壓縮,這表明敵人已經著手進攻準備。
千里鏡中,對面的原野並沒有敵軍身影,空氣中卻瀰漫著一股混和著牲畜糞便的味道,新達蘇知道敵人已經很近了。
放下千里鏡後,突然對身邊的虎衣營統領伯爾德說了一句:“這一仗過後,抽空回家看看吧。”“嗯。”
已經四十歲的伯爾德點了點頭,眼神中有一股鐵血漢子的柔情,“我那兩個崽子怕是有我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