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六心情大好,臥龍鳳雛的到來讓他如見故鄉之人倍覺親切,得國之正的說法更讓他的格局一下開啟,整個人的精氣神都不一樣了。

感覺就像吃了天靈地寶,一下突破屏障,從金丹尊者成為那傲視天地的元嬰老怪了。

也是,自古得天下者,有誰正得過他?

從一無所有到君臨天下,不過耗時數年。

過程中除了腐敗的官僚集團受到些微不足道的影響,國家利益沒有受損,百姓更沒有因為兵災而死傷遍地,整體生活相對安定。

此外百官宗室、旗漢軍民還真心擁戴,且不是篡位,不是奪權,是光明正大黃袍加身,真是不正都不行。

莫不如我那年號就叫大正?

怎麼這麼耳熟的?

賈六立即否決。

他可沒有精神病。

直隸總督楊景素、直隸提督王福這兩位軍政主要負責人,並沒有前來襄陽出席大會。

原因自是不必多說。

二位大人必須坐鎮直隸,確保對被陳家洛反動集團佔據的京城包圍圈嚴縫合絲才行。

途中,梵偉簡短就直隸當前形勢作了下簡短的秘密報告。

為何是秘密報告?

因為不可以公開。

原因是在外界看來直隸全省軍民率先打響反對乾隆的第一槍,並且已經事實上對京師形成了包圍,所以直隸全省文武要員應該是全部站在了乾隆對立面。

實際上,直隸內部並不完全是鐵板一塊。

存在部分不可靠分子,以及部分仍就忠心於乾隆的官員。

要按比例的話,大致是團結在總督楊景素身邊反對朝廷的官員佔了五成,三成官員騎牆觀望,兩成官員則拒絕服從總督命令。

騎牆觀望的基本上是文官,因為他們沒有兵權,對於這次的大事件他們根本無力干涉。

反對官員是掌握一定武裝力量的武官,領頭的是直隸兩大提督之一的古北口提督潘之善。

潘之善的祖父潘育龍當年曾參與攻擊茅麓山李來享部,因功升任把總,後來當上陝西提督,死後追贈太子少保。

就是死後享受的政治待遇跟賈六他老太爺賈漢復一樣。

這就是直隸工作的紕漏,也是賈六未能長時間在直隸工作就匆忙南下的後果。

想要把一個省從頭到尾都換上自己人,沒個三年兩載是不成的。

四川為何叫李會長經營的跟鐵桶一塊?

不是人家李會長有多大本事,而是人家李會長巡撫一當就是五年。

有的是時間慢慢整人。

一聽直隸竟然還有反動集團幫兇,賈六眉頭微皺,悄悄問梵偉目前直隸有多少部隊跟潘之善走,七大總兵又有幾個不識時務的。

梵偉說潘之善現在主要是拉攏了馬蘭鎮總兵姜學一、泰寧鎮總兵桂德。

姜學一這個人,賈六是知道的,說起來還打過交道。

當年景陵周邊發洪水,他帶領守陵官兵抗洪搶險,危急關頭就是姜學一帶了900名馬蘭鎮官兵前來支援這才保住大堤,不然大堤一旦決口,聖祖康熙爺的那些寶貝這會還在水裡面淹著呢。

桂德他不認識,只知是內務府包衣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