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總督當然不會同意鈕倫保“獨走”,但言辭不是太激烈,因為明面上他這個湖廣總督並不是睿親王一派的,甚至對睿親王還是起牽制作用的。

“王爺去了當陽,所謂戰機轉瞬即逝,一來一回稟明勢必耽誤戰機”

鈕倫保稱據可靠情報,黃州境內的賊軍不過萬餘人,且要把守數座城池,兵力極其分散,此時又是年節,賊軍守衛鬆懈,正是用兵的最好時機。

只要各部齊心協力,動作神速,半個月內就能攻下黃州,屆時不僅可以切斷武昌同湖南、江西賊軍的聯絡,還能配合大將軍王的“春季攻勢”。

就是態度堅決,一定要發起這次攻勢。

見此情形,博清額只好打出官腔,提醒內大臣未有大將軍王之命擅自調動部隊的後果很嚴重。

言下之意他這個湖廣總督到任不過數日,實是不願承擔因此事引發的任何責任。

鈕倫保也知道博清額是個“老油條”,當下也不多話,直接出示一道來自京中的密旨。

旨意竟是授鈕倫保為協辦大學士,賜雙眼花翎,專理軍機。

協辦大學士為乾隆四年方設,定額滿漢各一人,從一品高官。

此職猶如宋之參知政事,為軍機處大學士副職,規定只能從六部尚書或總督、內大臣、御前大臣選任。

自乾隆十三年以來,凡協辦大學士基本是一方“諸侯”,兆惠、傅恆等皆被授予過。

協辦大學士只向朝廷負責,因此哪怕鈕倫保按制歸大將軍王節制,其也有獨斷專行,事後再稟的特權。

哪怕是與大將軍王有衝突,也能上書陳款,由皇帝決斷。

理論上,博清額這個湖廣總督也是要聽命於協辦大學士的。

官大一級壓死人,加之鈕倫保又持有兵部公文,博清額只好默許鈕倫保調兵遣將,並按本份為其部兵馬提供錢糧軍需。

並無剋扣,更無搪塞,一切秉公而行。

得到湖廣總督的錢糧支援後,鈕倫保第一時間就以協辦大學士身份傳命湖南巡撫兼湖廣提督的祖應元,要求其部湖廣綠營配合八旗軍向黃州發起攻勢。

祖應元這邊也沒有拒絕協辦大學士的要求,調集歸他指揮的湖廣綠營準備配合鈕倫保攻打黃州。

湖廣綠營現有兵員一萬四千餘人,主力是原四川綠營的金川鎮,此外就是原湖廣綠營殘兵,包括部分鄉勇團練。

全軍被整編為三鎮,三鎮總兵由瑪德里、新達蘇、崔恆友擔任。

三人也皆是共進會員。

全軍約三人配備一杆火銃,戰馬1400餘匹,火炮160餘門,經祖應元重新整頓,戰鬥力可觀。

一直駐防在德安、漢陽北部,承擔防禦興漢軍由此攻入河南的重任。

駐防期間與興漢軍發生過幾次小規模戰事,勝多負少。

後因興漢軍內部發生大規模叛降事件,武昌方面不得不收縮兵力屯集於武昌、荊州、黃州一線,因此祖部自臘月以後就再也沒有和興漢軍交過手。

由於大將軍王指示“慢慢走,等等看”,因此湖廣綠營表面進行了動員,並向黃州方向機動前進,但各鎮行動緩慢。

原因五花八門,或是賊兵襲擾,或是道路化冰泥濘,或是軍中水土不服.

結果就是協辦大學士鈕倫保要求湖廣綠營主力,五天內必須抵達黃州的黃安、桃花鎮一線,實際上最先到達黃安的湖廣綠營用了九天時間。

超時整整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