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親王的銀彈攻勢太狠,尤其睿親王還給正式編制。

就是不做一杆子買賣,而是長期合作。

自古以來公務員就是世上最吃香的工作,能吃上皇糧於普通人而言簡直就是祖墳冒青煙,甚至可以說是階級的一大跨越。

所謂學得文武藝,賣於帝王家。

吃不上皇糧的人,那都是沒本事的。

再說,造反最好的結局不就是招安麼。

《水滸傳》為什麼好,好就好在投降主義。

一份吃皇糧的工作,還有一份穩定的薪水,傻子才要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反清復明呢。

更何況睿親王還赦免從前一切罪過,哪怕之前殺害過大清要員、滿洲國人都不予追究,這就導致大量興漢軍中的投機動搖份子紛紛來投。

那場面,就差鑼鼓喧天,呼朋喚友,紅旗招展了。

等《告興漢軍官兵書》釋出後,整個湖北地區掀起了反正歸清的高潮,已經歸降的根據睿親王要求寫信給興漢軍中的親朋好友,親朋好友再拉親朋好友,投降跟睿親王混儼然已經發展為人傳人的現象。

短期內興漢軍不能做出有效應對,這個現象很快就會蔓延,向湖南、江西傳播。

到時動搖的可就不是興漢軍的統治基礎,而是要他們命了。

至臘月十五,湖北全境宣佈完全易幟歸清的縣城增加到了29座,涉及安陸府、鄖陽府、宜昌府、施南府、荊州府、德安府等區域。

形勢不是小好,是真正的大好。

也就是說賈六小小的一個廣告,就瓦解了興漢軍一年多來的地方建設,摧毀了他們的統治基礎,使其控制的湖北地盤從原先的百分之九十,下降到了如今的百分之四十不到。

僅湖北一地,現還能有效為興漢軍提供錢糧的丁口銳減為三百萬不到,主要集中在武昌周邊。

前番武昌大捷陣斬定西將軍豐升額的戰果,可以說在銀彈攻勢面前完全化為烏有。

賈六這人不喜歡高調,曾多次對《大清日報》報道組強調不要過於突出他個人,一個星期給他出一份報道,半個月來個號外,一個月來個特刊就可以。

但在實打實的戰績、政績面前,他還是小小的驕傲了一下。

並且認為可以適當的宣傳。

一來打消世人對他的懷疑;

二來堅定朝野平亂的決心;

於是,不僅《大清日報》連篇累牘,爆炸式集中報道大將軍王於湖廣前線的豐功偉績,各種關於大將軍王征戰的小人書也紛紛加班加點印刷。

先前不斷往京中發去的要錢要糧摺子,更是清一色變成了報捷文書。

哪怕收復一座小鎮,賈六都要鄭重往京裡報個捷。

他個人不覺得這是在向朝廷邀功,或者說強行往臉上貼金,而是為了安定朝堂人心。

本質上,是為了大清好的。

結果就是報捷的文書真就跟雪花似的漫天飛揚,以致在軍機處實習的禮部尚書奎尼對屋中的太子儲君殿下感慨道:“大清若早用睿親王,何至於屢戰屢敗,喪師失地,軍威不振,國威不顯。”

安陸、鄖陽二府興漢軍任命的知府帶著城中軍民反正,讓這波氣氛又漲了一波。

駐防荊門州遠安、當陽二縣的興漢軍則是繼鍾祥第三軍後,又一成建制向清軍投降的師級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