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老陳,龍頭棍在我這(第1/2頁)
章節報錯
形勢發展超出想象的好。
鍾祥王大紀、顧四同等率第三軍起義後,於興漢軍內部引發骨牌似的效應,短短十餘日,陸續反正來投的興漢軍多達十餘股,多則千餘,少則數百。
兩座州城,十三座縣城未用清軍一兵一卒就宣佈反正。
這些表明興漢政權統治的虛弱性和薄弱性,也直接證明賈六的金錢攻勢比之軍事攻勢更具效果。
但在紀昀看來,實際是興漢軍自身並沒有鍛煉出官僚隊伍,核心力量太少,故而所用地方官員大多都是降官,以及當地略有名聲計程車紳。
諸如興漢軍任命的湖廣總督陳輝祖、湖北佈政王昂就是降官。
省級官員都是降官充任,下面府州縣的官員成份更是可想而知了。
而這些官員基本上都是心懷大清的,也就是王爺常掛在嘴邊的“投機份子”、“動搖份子”。
之所以在興漢軍政權任職,無外乎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因此紀昀建議加大對這些興漢軍任命的地方官員“統戰”,只要朝廷不追究他們降賊的罪行,哪怕投過來後奪職罷官,這些人也會趨之若鶩。
前番殉國的定西大將軍豐升額就是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對於降賊的官員一經捕捉即行重典,導致不少降賊的官員明明根本不願意和大清兵為敵,偏是為了自家性命不得已替興漢軍賣命,結果自是讓清軍的軍事行動屢屢受挫。
最典型的就是豐升額在時,曾調集萬餘人馬圍攻荊門州城,而興漢軍任命的荊門知州原是被俘的當陽知縣宋奎,城內守軍也多是原荊門當地的駐防營兵和鄉勇。
所以只要豐升額能赦免宋奎等人罪行,荊門州城便能輕易而下。
偏豐升額要拿荊門當典型,意圖重兵破之斬殺一干降賊官員,從而震懾那些為興漢軍做事的降官。
結果,清軍圍攻三月有餘,硬是沒有拿下只有三千來人拒守的荊門州,自身反而折損數千人馬。
現在睿親王改變過去的政策,以懷柔安撫取代從前的嚴刑重典,無疑是歷史的一大進步,也極大縮短王爺距離皇位的距離。
不得不說,王爺的英明是又高又硬。
不過為了防止王爺說自己類他,紀昀始終不曾將這心理話透露出來。
但對於陳輝祖、王昂、巴延三之輩,紀昀認為不能懷柔。
據他近期瞭解,這些原來朝廷的大員投過去後著實給興漢軍幫了大忙,諸如陳輝祖就一手幫助武昌方面建立了湖廣基層政權統治。
雖然薄弱,根基不穩,但畢竟實實在在的構建了治理體系,並源源不斷的給興漢軍提供了錢糧。
所以,對這些於興漢軍發展起到大作用的降官,還是應當捕之即殺的。
故而,紀昀針對性的提議王爺是不是可以組建“鋤奸隊”,就是透過精幹的小分隊潛入賊佔區,透過刺殺幫助賊軍發展的降官來削弱賊軍的控制能力。
“嗯?”
紀昀的這個提議讓賈六眼前一亮,因為覺得十分耳熟。
紀昀見王爺有興趣,更加來勁了,繼而追加一句:“如果有可能,最好是能除去賊軍統帥顧師道等人,擒賊先擒王嘛。”
不想王爺聽後卻是勃然大怒:“混賬!你這是要陷本王於不忠不孝嘛!本王可不想落個鐵木真的下場!”
“什麼?”
紀昀一頭霧水,這事怎麼跟成吉思汗扯上關係了,怎麼就不忠不孝了?
“老紀,你不懂政治。”
丁副主任有點同情的拍了拍紀主任的肩膀,“悄悄告訴你個秘密,那個顧師道是王爺的岳父,而且人家女兒給王爺生了個兒子,將來說不定是王爺的接班人,你我的主上....你讓王爺派人刺殺岳父,不是存心讓王爺家宅不寧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