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亡國之像啊!

眼前這一幕怕是連那趙高指鹿為馬都不及。

然而這位一心要為大清剷除奸賊的狀元郎沒有就此偃旗息鼓,而是準備做最後一搏。

死諫!

他要用自己的熱血喚醒滿殿官員的良知,喚醒皇上那顆永不屈服且無比勇敢的心!

他相信自己不會白死,因為他身後還有很多人。

“皇上,臣願以性命”

然而就在他準備死諫血染大殿之時,皇上卻拍案而起指著他勃然大怒道:“旗漢遠邇,皆朕臣工!國家教養百年,漢官人才輩出,旗員更是翹楚不斷.值開國百年,大清昌盛之際,旗漢臣工本應一體協作,精忠團結,彼此不當猜忌,俱一心為國才是,何以伱王傑懷私妄奏,憑空構陷督撫重臣!”

乾隆越想越氣,抬手將王傑遞上的那堆所謂證據砸向對方。

“世凱乃朕親封巴圖魯,朕曾親賜忠勇無雙四字於他,又命繪其圖於紫光閣,他若是奸臣,朕是什麼?有眼無珠的昏君麼!”

言罷,一掃眾臣工,當廷喝問:“王傑大奸似忠,欺君傲下,陰私讒害忠良,依律如何處之!”

“依律當絞!”

說話的是刑部尚書色克錫,也就是賈六他爹大全的嫡親表兄弟,他管對方叫二大爺。

二大爺就是二大爺,不出手則罷,一出手就宣佈王傑下線。

一見王傑要死,奎尼不禁興奮,為防萬一趕緊出來喊了一聲:“奴才以為敢為王傑求情者,必是其黨羽無疑,依律一同處置!”

這話讓正準備替王傑說話的滿軍機大臣慶桂下意識踩了剎車,也讓不少雖然起身表態的官員心中犯起嘀咕,紛紛打消替狀元郎求情的念頭。

老富也叫這話激住,大恨奎尼,因為他也準備替王傑說話。

畢竟此人素有清名,是朝中難得好官,且敢於言事,就此殺了未免可惜。

思來想去還是要替王傑求情,一來能保住人材,二來也能為自己搏來人望。

然而老四鬼子卻等不及了,好像要給誰獻投名狀似的吩咐侍衛:“速將王傑頂戴摘下,送刑部依律處之!”

“嗻!”

帶班侍衛頭領海康巴不得將那個敢誣陷賈佳大人的右都御史架出去,一聽皇帝都發話了,當下帶人上前要拿王傑。

此時,無人敢動。

然而讓眾人萬萬想不到的是,被王傑構陷的賈六卻突然下跪,對皇帝道:“皇上不可,臣以為王傑罪不致死!臣以為此人不過是一狂生,放言高論而矣”

賈六是真心替王傑求情,生怕老四鬼子不聽勸把王傑殺了,遂不停叩頭,額頭都叩腫了,又說國議大會期間不宜斬殺大臣云云。

看得圍觀群眾都是愣了。

人群中老阿和老奎彼此悄悄對視一眼:額駙這樣搞,讓他們很難做人啊。

老四鬼子真給面子,竟揮手道:“罷了,姑念王傑稍有才學,且革去右都御史一職,叫其歸鄉交地方嚴加看管。”

當下有侍衛上前將渾渾噩噩的王傑頂戴摘下,強行架了出去。

王傑自始至終不發一言,可能是他沒想到自己眼中的大奸賊會在殿上替他求情吧。

這個結局應該算是不錯的,不管王傑是自己頭鐵還是背後有人授意,總是把命保住了。

處理完王傑後,在百官和王爺貝勒注視下,乾隆竟是走下臺階,扶起跪在那額頭腫了一片的賈六,上下打量許久,一臉讚賞道:“世凱實心體國,為督撫中所罕見,治事理政皆甚合朕意,誰說我滿洲人才不及漢人的?”

言罷,複道:“國初太宗晏駕,世祖以六齡之幼主,安然即位,全系睿親王多爾袞等忠心輔幼,竟爾匕鬯無驚。至於明社已屋,又由多爾袞出師,唾手中原。

入關初,多爾袞總成其事,無睿王之運籌,則我大清未必一統。早前朕已特旨為多爾袞昭雪,今日明旨復爵,朕提議,可著豫親王多鐸之後世凱承繼睿親王一爵,諸位臣工有誰反對麼?”

殿中王公大臣聽皇帝這麼一說,頓時沉寂一片,繼而爆發歡快的呼聲:“Yeahhh!Yeahhh!”

聽著像是耶,耶。

一股老倫敦腔。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