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玩意?

賈六蚌埠住了:老四鬼子說啥?

你他媽也附議?

誰允許你附議的!

沒經過我同意就想拍我馬屁,你是想笑死我好繼承我的反清大業麼!

呸,叛徒,白日做夢!

想是這麼想,內心裡還是無比開心的。

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團結大多數,爭取極少數,打擊個別人。

此乃為王者不二定律。

看著大殿內眾多官員包括皇帝對自己的聲援,賈六第一次意識到他的確是走在正確道路之上。

這條路筆直筆直,一條岔口都沒有。

否則,百官怎麼會如此信任他,又如此積極支援他!

自古以來,誰的眼睛最雪亮?

官吶!

有了官員承認,想不登基都難。

局面不是小好,是大好。

蓬勃生機、萬物競發的那種好。

“臣附議!”

“奴才也附議!”

“兒臣也附議!”

“.”

皇帝的附議無疑是對此事的蓋棺定論,東風徹底壓倒西風,那幫觀望騎牆派的官員見狀,也紛紛表態對王傑肆意誣陷督撫重臣的強烈不滿,一致認為愛新覺羅世凱出身高貴且清白,為人不但正直,還清廉無私,無論是政治能力還是基層經驗,都是八旗近些年出的難得人材。

不是,是大清百年難得一出的人材!

就是十二阿哥永璂也不得不違心附議了幾句。

不是因為他親爸爸附議了,而是因為他富爸爸也附議了。

兩個爸爸的份量壓得這位鹹魚翻身的“儲君”喘不過氣來,也明確意識到這會還不是他當家做主的時候。

小不忍則亂大謀!

且叫他鬼子六再蹦躂幾天。

眾人注意力均集中在殿上時,人群中的阿思哈則在偷偷記錄沒有站起來表態支援額駙的反動分子。

主要以王爺為主。

計有履親王永珹、恆親王弘晊、怡親王弘曉、裕郡王亮煥、多羅淳郡王弘景、和郡王綿循等人。

另外還有七八個貝勒爺。

這些人自宮亂事件後就相互抱團,隱約成了朝中一股不穩定力量。

“what?”

王傑要瘋,一股大恐懼從心底升出。

眼前的朝堂透著極大詭異,臣子不像臣子,皇帝不像皇帝。

給人的感覺好像無比莊嚴的乾清宮大殿突然成了地安門口的菜市場。

皇上身後高懸的“正大光明”匾額,也似乎成了“十文三斤”的招牌。

臣不似臣,君不似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