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九千歲沒意思(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個完整的、成功的、有野心的男人,追求的至高就是兩樣。
一是傳國玉璽。
二是遍地生祠。
傳國玉璽賈六實在是找不到,栓柱弄的高仿版被人家老楊一眼就看穿,實在是丟份,連帶著也沒什麼心情再搞受命於天的鬼把戲,不然弄不好就成歷史上的笑柄了。
他這人,還是愛惜羽毛的。
所以,只能將目光放在男人的另一個至高成就——遍地生祠。
立生祠,是中國人的信仰,故名思義,乃是為活著的人建立祠廟,以香火日夜奉祀,祈禱此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凡有德政於百姓,有大望者於黎民,才能享受生祠這一特高階榮譽。
大概就是中國歷史上僅次於聖人的存在。
賈六也想過做聖人,可他的理論水平有點差,目前沒鼓搗出可以媲美儒學、陽明心學的著作來,就是光會做還不怎麼會說,即便《大清日報》有一些關於他想法的宣傳報道,卻是始終沒能整合成一個體系,形成一個“賈說”。
這個工作,梵偉和栓柱其實都在做了,但成效明顯不太好,後面肯定是要加強的。
當下,搞一搞生祠,還是可行的,也符合實事求是的精神。
一想到寫有自個名字的牌位被人家供在大殿之上,牌位之上還有他英俊威武的畫像,賈六心裡那叫一個快活。
不出意外的話,將來肯定還會有他的泥人像、銅人像、金人像於全國各地遍地開花。
祠堂外面再擺滿鮮花,插上彩旗,拉上橫幅什麼的,來人就燒三柱香。
每逢初一、十五,文武官員同士紳百姓就到他的祠廟磕拜,對著他的畫像唸唸有詞,一鞠躬三磕首的,誠心感謝賈佳大人讓他們過上幸福生活,那滋味真是比玩多少女人都帶感。
娘們,給男人的快活只不過一兩秒。
生祠,卻是可以讓一個男人快樂到死的。
賈六這輩子除了篡奪愛新覺羅皇位的野心,帶領中國走向富強的野望,就一個永遠活在百姓心中的願望了。
三者如果都完成,哪怕他才四五十歲,都會主動退位給太子,免得年紀大了犯糊塗,跟漢武帝似的弄出巫蠱之禍。
至於為什麼說要發動百姓給賈佳大人立生祠,而不是相信百姓得了賈佳大人好處,會自發主動給賈佳大人立生祠呢。
原因是賈六認為百姓的心聲,也就是民間輿論也是需要引導的。
不引導,百姓如同一盤散沙,很難形成聲勢。
他不認為引導百姓為自己歌功頌德是件丟臉的事。
事實上,做了好事不留名,跟發達了不回老家散一圈華子有什麼區別?
自己的的確確在為百姓做好事,付出的已經不是精力和時間,而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別地先不說,光永平府這320萬畝旗田值多少錢?
就算一畝五兩,這就1500多萬兩啊!
真金白銀,半點不帶虛的。
要是賈六不分,而是便宜賣給永平府的幾十萬漢人佃戶,怎麼也能收個幾百萬兩上來的。
但他選擇不要這筆鉅款,就是免費分發。
因為,他要的不僅僅是名聲,更是百姓自發擁護的力量。
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
奇怪,賈六心裡竟然有曲聲傳出。
“大人真是高明啊!”
丁副主任也意識到免費分發旗田蘊含的巨大力量,以及對直隸百姓的影響力何等之巨,但是忍不住還是說了一句:“如此一來,大人也能為九千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