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老鄉,過來聊聊啊(第2/3頁)
章節報錯
所以賈六現在乾的事可以說是大清開國以來未有過的,也十分激進的了,這使得京裡也有不少人在看他的笑話。
真鬧出亂子來收不住窩,賈六這個直隸總督恐怕就幹不下去。
老富也未嘗沒有看六子賢弟笑話的意思,作為老十二的“富爸爸”,他也得提防腦後有反骨的六子賢弟在直隸做大,威脅大清的江山社稷。
溫福、阿桂、明亮、福家兄弟的死,可是給他敲過警鐘的。
誰知道鬼子六那小子將來會不會惦記皇位。
所以,六子賢弟要是摔了跟頭,對大清其實是好事。
就算因此北洋通商辦不下去,老富也無所謂。
治國之道,在於穩重。
只要能夠一改從前老四鬼子黷武窮兵、大肆鋪張浪費,動輒巡遊的壞毛病,以大清一年財政近四千萬兩的收入,完全能夠做到國泰民安。
當然,在此之前得把湖廣的反賊給平了。
鬼子六出了事,趁機將他貶官或罷官,亦或調回京中厚養,對雙方都不是壞事。
這一切的後果,賈六比誰都清楚,所以拼了命的搞錢,拼了命的想在山海關放水洩洪。
他也怕出民亂。
想要直隸百姓高高興興修路,不擔心吃喝還有錢拿,也不用擔心青壯勞力出來修路誤了農活,他就得拿錢出來補貼,而不是一昧的用徭役代替。
楊景素雖說省裡沒錢,但多少也能擠出50萬兩,那麼餘下的300多萬兩省道建設費用就得總督大人想辦法解決。
賈六這邊雖獲得四川方面的450萬兩投資,但這錢他要用在通商工業上,如果挪來修路,那天津肯定要成爛攤子。
手頭還可以挪過來的款子也剩的不多,保隆專案的二期、三期正在推進中,大概年底之前還能湊幾十萬兩出來,但越往後怕是收益越差。
原因是老富這支股票最近漲的厲害,他漲了,老四鬼子這支股票肯定就綠了。
再說,忠於老四鬼子的反清分子們,也不盡是家財萬貫的。
於是,賈六很自然的想到號召直隸軍民捐款修路。
其實,他也不是不可以在直隸同老富在四川一樣搞“捐官納糧制”,當初他走上官道的九品藍翎長不就是借這機會買的麼。
但直隸作為大清工業化的試點,吏治不說清明吧,起碼得過的去。要是胡亂賣官把個地方搞的一塌湖塗,那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了,也對不起他苦心營造的青天形象。
前腳大張旗鼓整頓吏治,平反冤桉,重辦貪官汙吏,後腳大肆賣官,不是自個打自個臉麼。
賈六算過了,直隸全省人口接近三千萬,其中城市居民據布政使司衙門統計有286萬之多,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十左右。
如果按農村人口一人五文錢,城市人口一人十文錢算的話,直隸全省百姓就能為修路解決四五十萬兩之多。
另外凡在官府當差的人員,無論是官還是吏,亦或幫閒跑腿,按級別捐款,也能湊個幾十萬兩。
兩者一結合,百十萬兩銀子不就有了麼。
前期一開動,後期再從娛樂產業罰款,以及整頓各行會,辦理經營執照什麼的,省財政再擠擠,大概就能把兩條省道搞定。
後面通商一成,財源滾滾,自是不必擔心缺錢的事了。
當然,賈六必須強調自願這一原則。
凡官辦各單位及下屬機構,包括、總督、佈政、按察這三大衙門,所有人都必須無條件自願捐款。
省裡的學校、府裡的學校、縣裡的學校也要行動起來,如果秀才們不肯自願捐錢修路,那是不是可以考慮讓他們在家裡自學,以及秀才歲試定等時是否也要看看這個秀才有沒有為國家出力啊。
百姓不肯捐錢,是不是可以讓三班六房的幫閒跑腿經常過去做做工作,勸一勸啊。
總之,在自願前提下,這款子必須得收上來。
這封公開信就是掀起直隸全省官、兵、民、商、學大捐款的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