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少爺,我站二奶奶!(第1/2頁)
章節報錯
乾隆四十年的除夕團圓飯,賈六吃的很不得勁。
因為,一場無煙的內戰正在他的後宅進行著。
內戰的雙方自是滿洲人如秀同漢人媛媛。
要說這事吶,主要原因在媛媛,因為她不肯向如秀低頭。
除了顧家同滿洲有百年血仇,也因為如秀是滿洲屠夫多鐸的後人。
這個多鐸,根據大清官方史料,對多達三十七座城池的集體屠殺事件負有主要領導責任,也就是這位豫親王一生大概下令殺了一千萬左右的漢人。
上下五千年,封多鐸一個殺人王是絕對不過份的。
很多人將清初對漢人的集體屠殺歸納於明軍降將縱兵洗劫,刻意將真正發號施令的滿洲太君澹化,或諱或隱,或種種藉口,一說真相就罵你破壞團結,此類人,就是典型的歷史虛無主義。
歷史,在那,為何不能說?
如果歷史不能說,那還要歷史做什麼?
直接一代過一代的,管它前朝狗屁事,不是挺好。
這樣就沒有亡國,沒有亡天下,也沒有什麼恥辱了。
人類,大同。
多鐸屠城威名之盛,以致於令人不禁生出願死在貝勒爺刀下做一亡魂,也不願為那豬狗不如的漢人。
賈六的老太爺在淮安降清後,跟著多鐸屠了不少城池,後來也是因為良心難安,這才在晚年不斷捐資修書院,勸人讀書,恢復文教,悉心吏治,為民興利,被康熙大力褒揚,因此榮登貳臣傳甲編,為有名的甲等漢奸。
賈六為何對老太爺這麼孝順,原因就在這裡。
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媛媛敵視如秀的心情,賈六也可以理解。
同他這個漢奸四代相比,媛媛對清廷的仇恨真正是刻骨銘心。
這姑娘六歲時目睹自己的母親被掃蕩的清兵活活燒死;
十三歲時則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姐姐、姐夫抱著他們的雙胞胎跳下懸崖;
十五歲時強忍著淚水默默看著自己的堂哥們為了保護轉移的族人,與追殺而來的清兵戰鬥到最後一刻。
很多次夜晚,她都會在噩夢中驚醒。
可以說媛媛就是金川明朝遺民的縮影,小小年紀不僅承受了不該揹負的家國仇恨,更在不斷的戰鬥中成為一名堅定的反清漢人游擊戰士。
沒有女孩子在花樣的年紀不愛紅妝愛武裝的。
選擇武裝的女孩子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她沒有選擇。
要麼被清兵侮辱致死,要麼戰鬥至死。
這姑娘打出生的那刻起,就註定她與滿洲侵略者之間沒有和平。
因為,仇恨不是一代,而是幾代。
媛媛受過的苦難,打小在郡王府生活的如秀是絕體會不到的。
甚至,如秀壓根不知道朝廷口中的番賊究竟是些什麼人。
就算知道,也不會有什麼同情,反而會厭惡的說一句:“這些該死的漢奸!”
這就是出身立場導致的階級問題。
如果不是親臨金川,賈六也曾一度錯以為那裡的番賊真就是高原人,直到在崇州城內,他方曉得這世間竟還有假漢人一說。
非常諷刺的說法。
當然,在賈六的影響下,媛媛雖對如秀敵視,但肯定不是動刀動槍,一見面就要你死我活那種,只是不願“屈服”於如秀這個滿洲格格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