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清官要什麼錢?(第2/2頁)
章節報錯
“去吧。”
賈六打心眼裡喜歡楊遇春這個孩子,甚至是拿這孩子當兒子看的。
楊遇春點了點頭,轉身走到門口時,突然轉身一臉認真的看著賈六,說了一句:“大人,我要考上武狀元給大人帶兵的話,將來我可只認二小姐肚子裡的孩子,那個格格的孩子我不認。”
賈六沒反應過來,楊遇春已經溜了。
有點納悶,這半大孩子什麼時候叫媛媛給收買過去了,將來別給他鬧出九子奪嫡啊。
..........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好讀百書的賈六知道這句話出自《儒林外史》,此書成書於乾隆早期,雖書中背景是明代,但基本卻是清朝的寫照。
三年廳官撈上等值一千萬人民幣的銀子,其實對乾隆朝的官員而言真是不多的,能做到這個數的絕對是清官。
至少,比賈六這個大清忠臣、滿洲額駙要清。
因為,在大清朝能稱貪官的起步價得是百萬兩,這是入門。
額駙剛剛入門。
千萬兩算是夠看,上億兩才叫人傑。
和中堂搞出議罪銀後,大清再也不用為缺錢而擔心,每年都有等同一半國庫的議罪銀流入內務府廣儲司銀庫,這事說明什麼?
說明大清的官員人人都是忠臣,人人為大清好唄。
中華五千年,要說哪朝忠臣最多,除了乾隆朝,您甭想找出第二個來!
瀘州知府做了不止三年知府,光送三千兩銀子外加小東西,捎上兩個美女就想同提督大人搭上線,顯然太小看提督大人的操守了。
兩娘們折現一萬兩,你宋知府還別嫌貴。
也就擱額駙沒上過學,人粗俗,說話不喜歡繞彎子才給你直接開了價,換別的大人過來,指不定你宋知府為怎麼送禮急出白髮來呢。
有價格都好說。
第二天賈六還沒醒,宋知府的師爺就將銀票送了過來,也不多說一個字,直接就在門房那告辭走人了。
所謂雙龍不會面。
收了錢的提督大人心中有數,送了錢的知府大人心中也有數,以後大家就是朋友了,但軍政官員之間,彼此最好還是要保持一定距離的,免得旁人說閒話嘛。
到了成都,賈六便將收了瀘州知府一萬三千兩銀子的事對會長說了。
“倒是個會辦事的。”
會長直接伸手。
賈六愣在那裡:“什麼意思?”
會長有些不高興了:“你說什麼意思?”
“你不是清官嗎,要什麼錢啊。”
明白過來的賈六白了會長一眼。
“我辦的是你的事,你不出錢我怎麼辦事?”
會長將一堆賬薄從抽屜中取出擺在賈六面前,“你自己看看,全川九品以上官員一共四千九百六十五人,現在我們的人才五百六十七人,只佔全川官吏一成多,這餘下八成多要不要花錢?”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