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好孝孫!(第1/2頁)
章節報錯
慈寧宮,偏殿。
一身素服的皇帝整整一天不僅沒有進食任何食物,連一滴水都沒有喝,群臣皆跪求皇帝節哀。
皇帝對太后哀痛之心更是人見側目,官員感泣,莫忍仰視。
最終,還是在和珅的勸諫下,乾隆勉強喝了一小碗粥。
時夜已很深,正殿那邊舉哀人群依舊絡驛不絕,香火瀰漫,內務府安排的黃教僧人已經在為太后進行法事。
由於禮部已經接管太后國喪事宜,按規矩需由皇帝確認參與太后國喪事項的王公大臣名單。
軍機處、禮部、宗人府、內務府聯合擬奏的名單中,皇子有兩人,一是皇四子、履郡王永城;二是皇六子、質郡王永瑢。
宗室方面,莊親王永瑺、簡親王豐訥亨位列名單。
重臣方面,軍機大臣福隆安、索琳、議政大臣刑部尚書英廉、禮部尚書富勒渾、戶部尚書永貴、吏部尚書阿思哈六人在列。
另外還有內務府大臣金簡。
由於皇帝過度傷心,在已故五阿哥生母愉貴妃的勸說下,現已移到佛堂的西耳房,只總管太監李玉貼身伺候著。
十五阿哥生母令皇貴妃前日不知怎的染了疾,臥病在床,難以起身。乾隆特地讓十五阿哥去寬慰母親,讓她靜心養病,務以太后國喪操勞掛念。
喪葬委員會名單擬定後,首席軍機大臣于敏中請和珅前往耳房遞稟圈準。
名單並無問題,都是按祖制確定的。
和珅進來時就發現皇上正捧著一隻盒子在默默哀傷。
走近細瞧,發現盒中盡是頭髮。
“這些頭髮都是近些年來太后梳頭時掉落的,朕特意讓慈寧宮的宮人收好...”
哀母心切的乾隆不禁再次更咽起來,和珅見狀忙取出自己的帕子遞了上前。
乾隆也不嫌,拿在手中抹了把老淚。
“還記得正月裡,朕陪太后在九洲清宴一邊進膳,一邊看皇子們燃放的燈火,那時太后身邊有朕,有皇孫,有重孫,五世同堂,同伸歡忭,好不熱鬧...朕擔心太后年事已高,怕她有什麼不豫,可太后慈顏康豫,不減常年,玩鬧起來比朕還高興...”
越說越傷心的乾隆再次流出老淚,面上痛苦之色難以掩飾。
和珅也跟著哭,一邊哭一邊替皇上擦拭淚水,並勸皇上一定要節哀,可不能傷了身子。
“朕沒事,朕只是一想到太后生前的幕幕往事,心中難過,”
乾隆問和珅禮部準備何時給小殮,和珅說明天早上。乾隆點了點頭,目光落在和珅手中的題本上:“名單列出來了?”
和珅忙將名單遞上。
乾隆接過看了,沉吟片刻,卻讓李玉取來筆,在上面加了兩個名字。
一是信郡王淳穎,二是眼前的和珅。
此舉讓和珅有些惶恐:“奴才哪裡有資格...”
“你沒有資格,誰有資格。”
乾隆打住和珅,將手中的的盒子交給對方,說道:“盒中都是太后的頭髮,朕瞧著難過,你讓造辦處鑄一金塔,專門存放太后生前掉下的這些頭髮。”
“奴才遵旨!”
和珅誠惶誠恐接過。
乾隆又示意李玉將自己在太后靈前剪下的辮子拿來,一同交給和珅,囑咐他道:“金塔造好後,可將朕的辮子放於其中,好使朕與太后母子永遠一起。”
和珅遲疑了下,還是應聲。
交待這件事後,乾隆從李玉手中接過參湯,喝了兩口,問道:“外面現在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