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我們漢人也能拿刀!(第1/3頁)
章節報錯
看了眼頭頂上的烈日,賈六吩咐德布速戰速決。
他不想成為大清第一個中暑暈倒在陣前的巴圖魯。
雖說,聽起來很壯。
但,太丟人。
這個擔心不無道理。
賈六真熱的慌,身上就跟捂蛆似的。
套層甲就算了,還裹了兩道絲綢,弄得跟個木乃伊似的。
走路為啥“踏踏”,因為關節都叫綁得僵硬了唄。
受這麼大罪,主要是為了穩妥。
雖然常勝軍沒幾桿火槍,也沒多少弓箭,但“萬一”兩個字,賈六看的非常重。
故而哪怕活受罪,也要把安全工作做到極限。
內裹絲綢,就算中槍中箭,那銃子和箭還破了他的百戰黃沙甲,只要有絲綢在,箭頭和銃子就好弄出來。
寧輕傷,不重傷,最好不受傷。
這是賈六征戰的原則。
相當,科學。
不過還好,相比上次同福康安那小子一起披甲攻堅,他至少沒弄口鐵鍋頂頭上。
畢竟是總理大臣兼東陵管委會主任,正三品大軍統帥的逼格,還是要講一點的。
八顆六品以上八旗軍官的腦袋,震住的不僅僅是中央軍的八旗子弟,也把直隸綠營這幫地方雜牌給嚇的不輕。
總兵萬朝興生怕總理大人拿他腦袋祭旗,不待命令下來就在河邊聚攏兵馬,準備再戰。
蒙古馬隊表現最為丟人,壓根都沒同敵人接觸,就折了十三人,其中五個是掉進運河淹死的。
當年威震草原的蒙古騎兵徹底不存在了,如今剩下的只能用馬隊形容。
賈六個人判斷這蒙古馬隊的戰鬥力還不及山東響馬組成的常勝軍馬隊。
蒙古人之所以淪落到這地步,要感謝大清國初的“滿蒙聯姻”制度。
為啥聯姻?
因為當時滿洲人少,蒙古人多,為了對付漢人,大清只能透過和親這一手段,把蒙古人哄到自己的戰車上。
入關了,佔了天下,雖然和親仍舊繼續,但是除了順治爺,後面的皇上可就不娶蒙古女人為後了。
原因,是不好看。
和親以大清將格格嫁過去的方式延續。
然而,自康熙爺起,就把削弱蒙古當成國策推進。
嫁女兒過去同削弱女婿們並不矛盾。
原先蒙古人同滿洲人一樣信薩滿教,搞萬物崇拜,不需要修廟,走到哪了想拜天地,就殺幾頭羊、宰幾頭牛,生一堆火便可以跳大神。
大清覺得這樣不行,不夠正規,於是幫助親家推廣喇嘛教,並指點他們修廟。
就是將信仰具體化,正規化,常態化。
修廟可是非常花錢的,而且蒙古王公們相互也攀比,結果修來修去,那廟是越修越氣派,越修越豪華。
可能王公們依舊肥頭大耳,可下面的族人不僅因此變得窮困潦倒,也為了心中的信仰再也不肯同祖先一樣出去搶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