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嘛,有很多習慣,即便是過了很多年都是無法改變的。朱大皇帝所謂的國內當然是華夏故土了。

在華夏辦一批學校!

其實在華夏辦學校,那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畢竟,那怕就是歐美各國也都曾在各地辦過學校,國內最早的大學,無一例外的都是外國人辦的教會大學。

“我們也可以在故土辦一批學校,不要管什麼名義,什麼教會啦,什麼的機構啦,可以用各種各樣的名義去辦學,然後,在海州的租界裡再辦幾所大學,只要能夠培養一些人才就行,這些人才即便是一時華夏那邊用不了,也可以培養出一批人才為我們使用。”

朱大皇帝直接了當道出了他的想法。

“那怕是他們不能為我們所用,我們也可以培養一批思想健全的人才,而不是滿清那樣只培養出奴才,他們在未來可以在各個方面發揮作用,甚至……”

甚至在未來他們還會成為滿清王朝的掘幕人!

未來的可能性太多,只要教育推行了,那麼在未來,它總能夠發揮它的作用。

“陛下,這恐怕需要一筆不小的投資,而且滿清當局面那邊他們會同意嗎?”

左宗堂的回答,讓朱大皇帝哈哈大笑道。

“他們有能力反對嗎?況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最多到歲末,徐州那邊至少會半自立,到時候,正正好,直接瞭解的向他們提供一筆教育援助,既然要支援他們,就可以不侷限於軍事上,教育也是一種支援,如果在那裡培養的那批人才,能夠讓華夏的近代化提前十年,那怕就是花個幾千萬也是值得的!”

和培養現代人才相比,錢永遠都是最不值一提的,華夏近代化過程之中最困難的什麼?

不就是人才的培養嗎?

培養一大批現代化人才,他們不僅能在各個行業中發揮作用,最重要的,他們在未來還會在政治上提出更多的要求,到那時華夏的變革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嗯,……這筆錢,還是由朕個人負擔吧!”

臨了,朱大皇帝特意由個人承擔了這筆開支,作為世界上最富有皇帝,這筆錢對他來說是九牛一毛。

“此,華夏之幸也!”

左大丞相的話,讓朱皇帝微微一筆,並沒有繼續說什麼,人才!無論培養出來的人才能不能為大明所用,只要是華夏的,總歸會為華夏所用的!

“左相,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俄國可能會在明年的春天或者初夏,對土耳奇動手,法國的成功已經讓他們按不野心了,一但俄國捲入其中,估計等奧匈和我們,都會捲入其中,到時候,國家差不多就要進入戰時狀態了,行政院那邊要做好進入戰時狀態的準備。”

這麼快!

儘管心底驚訝非常,但是左宗堂仍然鞠首說道。

“臣一定會不負陛下重託,早日做好準備。”

戰時狀態!

這是大明所特有的一個體制,最後一次長期模擬中,南華為什麼能夠以一百多萬人口堅持到最後,以犧牲一代人做為代價,保衛自身的獨立,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朱先海在那裡推行了戰時體系,在戰時體系的動員下,南華動員了全部的力量,人口、經濟以及工業等各個方面的動員,讓南華有了支撐下去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