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弱國來說,他們最大的悲劇是什麼呢?

就是在不知不覺之中,在大國的遊戲之中成為犧牲者。

埃及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從一開始就陷入了這樣的悲劇之中。

十幾年前,美國南北戰爭爆發時,面對歐洲對原棉需求,埃及實際的最高統治者伊斯梅爾·帕夏敏銳地把握住了機會,在其祖父開創的近代棉花種植業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棉花的大量出口帶來了埃及財富的增加,伊斯梅爾也開啟了其雄心勃勃的現代化計劃。

但隨著南北戰爭結束,南方棉花重返全球市場時,棉花價格下跌,這一切都成為了泡影,無力償還債務的埃及現在已經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困境之中。但這還不是最致命的,埃及的債務危機不過只是剛剛開始,儘管在歷史上,埃及總督伊斯梅爾以極為低廉的價格將埃及在蘇伊士運河公司的股份賣給了英國政府。但是仍然無法躲避七年後英國對埃及的“保護”。

在國際政治遊戲之中,弱國、小國的命運就是如此,他們的命運就是被“保護”、被吞併,被侵佔,這就是他們的命運。

埃及的命運已經註定了,無論伊斯梅爾曾經多麼富有進取之心,無論他多麼富有野心,從英國在非洲的遠征變成了一個笑話的時候,埃及就成了英國政客們吸引國內輿論注意力擺脫政治危機的選擇。

埃及的命運已經註定了!

“哎,埃及啊……”

在得知英國派遣史提芬·凱夫調查埃及的財政狀況時,身處應天朱先海長嘆道。

“終於要滅亡了……”

“陛下,那運河的股票,”

左宗堂問道。

“原本陛下不是有意收購蘇伊士運河的股票嗎?”

收購蘇伊士運河的股票,這是今年埃及債務危機爆發後,負債累累的埃及不能不能再向國際金融市場借貸,唯有出售蘇伊士運河的股份以支付債務利息,歷史上英國首相本傑明·迪斯雷利在得知這一訊息後,在未經國會許可的情況下,連夜向另一猶太金融巨頭羅斯柴爾德家族借款397萬英鎊購入運河的45%的股份,從而控制了運河權利。

原本朱大皇帝是準備截糊的,甚至早在三年前,大明滙豐銀行就已經在開羅開設了分行,只等時機成熟,就直接出錢購買蘇伊士運河的股票,那可是幾倍的暴利啊!

“花錢?”

朱大皇帝笑道。

“現在還有必要花錢嗎?英國人要佔領埃及,這意味著將來“四國同盟”肯定是要進攻埃及的,已經沒有必要再花那筆錢了,能搶來的東西,何必再花錢買呢?”

“陛下,也就是說,我們要認同英國對埃及的佔領嗎?”

左宗堂嘆息道。

“可惜了,伊斯梅爾帕夏也是一個銳意進取的統治者,可惜,時不待他啊。時也、運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