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李瓚:太子方立,並無錯漏,緣何廢之?(第2/5頁)
章節報錯
魏王:“……”
食古不化是吧?
或者說,崇平帝原就是一個非常執著、倔強的人。
楚王陳欽此刻將目光冷冷看向魏王,面色幽晦莫名,父皇不改口,現在又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看他如何收場?
如今群臣在此,他真的可以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內閣首輔李瓚剛毅、沉靜的面容上,現出為難之色,說道:“魏王殿下,事已至此,既是聖上的決意,遵旨吧,向聖上認錯,可保富貴不失。”
作為內閣首輔,夾在父子兩邊兒,只能維護皇室威嚴。
其實,還是那句話,如果是外姓的亂臣賊子篡位,在場估計有不少忠臣良將近前叱罵,然後一頭撞在樑柱上。
但如今是逼宮,以子逼父,既是人倫慘劇,也是宗室家務。
魏王陳然面色凝重,冷聲說道:“李閣老,本王已退無可退,母后和容妃娘娘為父皇養育几子,難道一個可託山河的賢才都沒有?父皇執意讓楚藩入主東宮,厚此薄彼,天理何在?”
說到最後,幾乎泣血控訴,讓殿中眾臣聞之慼慼然。
崇平帝迷迷糊糊之中,都是心頭劇震。
魏王看向一旁的楚王,厲聲道:“來人,帶楚王下去。”
現在就是除掉楚王,那麼父皇只有他一人可託社稷,此事也就徹底有了結果。
楚王陳欽心頭湧起一股不妙的預感,道:“來人,來人……”
而甄珏正在不遠處,一下子欺身近前,抽出陳欽身後一魏藩府衛兵卒的腰刀,“刷刷”幾下,伴隨著刀光急劇閃耀,慘叫聲次第響起。
終究是血濺金鑾!
先前楚王極力避免,或者說為了顯示自己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王者氣度,終究是在這一刻難以避免。
見得此幕,殿中文武群臣頃刻之間面色大變,旋即,譁然而起,可以說亂糟糟的。
魏王陳然面色倏變,沉喝一聲,說道:“抓住他!”
如果楚王跑了,今日之事難以收場。
方才就不該多做廢話,而是一刀結果了楚王的性命。
這就是魏王,終究是太年輕。
都行險一擊了,不能弒君,但可以殺兄,甚至動作要快,要在眾人沒有反應過來,斬殺楚王,然後再和天子談判。
方才沉浸於嘴炮,無疑忘了郭紹年的叮囑。
梁王見此,面色也變了變,目光現出一抹急切,急聲道:“來人,抓住楚王。”
而楚王在甄珏的護送下,向著偏殿奪路而逃,身後不少兵丁擠過一些文武百官,在後方追殺。
殿中正在觀禮的群臣,如沒頭蒼蠅一樣,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兩藩身後親衛的瘋狂追殺。
而崇平帝聽到殿中的嘈雜之聲,似是急怒攻心,又是“哇”了一口大血吐將出來。
顯然聽到殿中的一片混亂,讓這位中年帝王心頭悲涼之餘,不禁生出一股黑色幽默般的苦笑。
哪怕是從策劃政變的行事風格而言,魏王也不像他一點兒,拖泥帶水,優柔寡斷,全無狠辣手段。
當真是蠢笨如豬,天下如何能夠託付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