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陳瀟:此戰過去,可定大漢百年中興盛世!(第2/4頁)
章節報錯
陳瀟晶然清澈的明眸閃爍了下,柔聲說道:“那時人多地少,富者阡陌縱橫,貧者無立錐之地,長此以往,百姓心懷怨恨,就容易激起民亂。”
賈珩目光怔怔失神,喃喃說道:“是啊,治亂迴圈,由此而始。”
所以說,革新永遠在路上。
陳瀟修眉之下,粲然如虹的明眸若有所思,柔聲道:“縱然是移民實邊,也終究是解決一世,不能解決萬世。”
賈珩道:“能解決一世就好了,哪有萬世不易的制度,哪有萬世不倒的王朝?”
所謂《易經》,主要就是體現一個變,智者能從中觀察出規律,然後預測未來。
陳瀟自失一笑,道:“你這樣說也是。”
賈珩端起一方青花瓷的茶盅,輕輕抿了一口茶水。
賈珩說著,從衙堂中出來,準備在最後離開錦州之前,視察錦州城防。
行走在街道之上,仍可聞到一股獵獵血腥氣。
前日十餘萬兵馬的廝殺,不知多少人倒在血泊當中,造成大量傷亡。
賈珩在錦衣府衛的扈從下,一路沿著城防視察角樓、高臺等物。
就在這時,一個錦衣府衛快馬而來,翻身下馬,凝眸看向那蟒服少年,道:“都督,魏王殿下和楚王殿下來了。”
先前魏楚兩位藩王,在寧遠城中囤聚糧秣、軍械,這會兒聽到錦州城被漢軍攻克,心頭難免欣然萬分。
賈珩聞言,凝眸看向一旁的扈從,柔聲道:“隨我一同去看看。”
說話之間,來到城門洞附近,恰逢見到魏楚兩藩在一眾親兵扈從下,來到近前。
“子鈺。”魏王陳然快行幾步,面帶笑意地看向那蟒服少年,說道。
錦州城又破了,子鈺還是如此能征善戰。
楚王快行幾步,臉上同樣也有欣然莫名,柔聲道:“子鈺攻破錦州城,當真是可喜可賀啊。”
賈珩點了點頭,伸手相邀,溫聲道:“兩位王爺,一路辛苦。”
魏王陳然目光多少有些熱切地看向賈珩,敘道:“子鈺,錦州城攻克,何時出兵盛京?”
如果是出兵盛京,他必然是要隨軍而行的,不說其他,一同隨著賈子鈺進入盛京,史書上就有一筆記載。
賈珩道:“兩位王爺,此地並非說話之所,還請至衙堂一敘。”
楚王陳欽點了點頭,然後與魏王陳然一同隨著賈珩進入衙堂。
三人說話之間,分賓主落座。
賈珩敘說道:“就在這兩天,不過這次大軍攻打盛京,兩位王爺還請多多準備一些糧秣,軍械,以供前線將士攻城所需,此戰並非錦州之戰,盛京城乃為女真八旗國都之城,城池巍峨堅固,城內女真一族面對滅國之危,定然同仇敵愾,上下一心。”
楚王陳欽點了點頭,說道:“子鈺所言甚是,困獸猶鬥。”
魏王陳然道:“子鈺還請放心,這次糧秣調撥,從山海關運輸而來,還有一百萬石,全線供應戰事。”
賈珩點了點頭,溫聲道:“城中原本有一些糧秣,破城之時,女真八旗兵丁還未來得及付之一炬,如今糧秣供應,倒是暫時不缺,不過與女真在盛京城對峙,非止一日。”
魏王陳然道:“子鈺,是不是盛京城一破,女真就自此亡國?我大軍就可班師回京?”
賈珩解釋說道:“女真僭越稱制以後,原本世居深山老林的女真一族的族人,多數移居至盛京城中,先前經過數次徵募、抽調,兵丁已經大為減少,盛京城破之後,縱有一些女真人和蒙古人盤踞在深山老林中,也只是疥癬之疾,不足為慮。”
魏王陳然點了點頭,目光咄咄而閃,附和說道:“子鈺所言一針見血,如撥雲見霧。”
楚王也點了點頭,面上現出贊同之色。
心道,這個魏王如此諂媚,簡直有辱宗室顏面……
賈珩又是開口說道:“不管如何,遼東地域廣袤,物產豐饒,如果善加墾屯營殖,可為我大漢的一方糧田。”
魏王陳然點了點頭。
用鄧先生的話說,現在不管是怎麼樣,他只有無限贊同賈子鈺的施政方略,其他的留待以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