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陳瀟:此戰過去,可定大漢百年中興盛世!(第1/4頁)
章節報錯
第1423章 陳瀟:此戰過去,可定大漢百年中興盛世!
盛京城,軍帳
賈芳則是率領一眾騎軍返回中軍大營,快行幾步進入軍帳,朝著北靜王水溶,抱拳道:“王爺方才為何鳴金?”
北靜王水溶明眸當中現出激賞之意,說道:“小賈將軍,敵寇已然逃至盛京城,如果再行多做追擊,並無益處。”
康鴻俊朗、白淨面龐上同樣縈帶一絲笑意,道:“知道小賈將軍勇武,但也不可太過浪戰,況且今日,小賈將軍手下應該斬獲上千。”
賈芳聞聽此言,也不好多做堅持。
北靜王水溶也笑著稱讚道:“先前小賈將軍已經襲殺不少女真敗軍,小賈將軍武勇過人,威懾敵寇,女真人聞聲喪膽啊。”
賈芳道:“都是手下將士用命效死,末將不敢居功。”
北靜王水溶與康鴻、韋徹笑了笑,心底都不約而同生出感慨。
年輕人還是建功心切,這是憋著一股氣。
不過他們何嘗不是如此?盛京城一破,三人都可名垂青史,加官進爵。
……
……
錦州城,官衙之中——
賈珩落座在一張漆木條案之後,手裡正在拿著一份簿冊,翻閱著。
而不遠處則是一襲織繡圖案精美飛魚服的陳瀟,雙手抱肩,腰間按著一柄刀鞘精美的繡春刀。
賈珩面色微頓,轉眸看向陳瀟,說道:“這些漢人將校,瀟瀟,你覺得如何處置?”
錦州城被破之後,朝廷官軍俘虜了不少投降的漢軍將校,當然有一些是漢軍破城以後,主動向漢軍輸誠。
相比女真八旗旗丁旗將的冥頑不靈,更多選擇為滿清效忠至死,而原本與大漢同脈同源的漢軍將校,在面對投降這一命題時,就顯得坦誠許多。
陳瀟清眸凝睇而望,說道:“你打算怎麼辦?”
賈珩道:“還能怎麼辦?一概寬宥其罪,引為座上之賓。”
陳瀟想了想,說道:“你這是給盛京城中的漢軍旗的將校看?”
賈珩笑了笑,讚揚道:“知我者,瀟瀟也。”
陳瀟柳眉彎彎,美眸流波,似是嗔白了一眼那少年,說道:“錦州城攻陷,阿濟格被斬的軍報已經讓人遞送至神京城了。”
賈珩點了點頭,說道:“是應該送回去。”
這兩個月,崇平帝可以說是喜訊一波接著一波兒,也不知在這樣的喜訊當中,會不會身子骨兒過於亢奮……
有的時候,他也不想讓自己陷入某種道德困境當中。
陳瀟恍若春山的黛眉之下,清眸凝露一般看向那蟒服少年,道:“這要是在年前就攻滅了女真?”
賈珩看向陳瀟,柔聲道:“順勢而為,不可強求,縱然年前滅了女真,那也得年後才能班師。”
他其實倒是不擔心等回去之後,然後從此坐冷板凳。
裝一段時間的孫子而已,雖然聽起來有些憋屈,但忍耐是無數經歷起落的政治家的必修課。
就怕崇平帝臨終之前,心裡一發狠,也將他帶走。
不是沒有可能,女婿?在大漢的江山社稷面前,親生兒子都不行!
真就是,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陳瀟柳眉之下,清眸眸光閃了閃,道:“如果遼東平定以後,如何治理?想好了嗎?”
賈珩想了想,說道:“設官立制,同時從內地移民實邊,自攤丁入畝國策施行以來,民間生育意願高漲,用了十幾二十年,天下人口翻一番,到時候,九州雖然疆域廣袤,但並無可耕之田,而遼東邊塞可得耕種之地,足以解決百姓生計之憂。”
到時候,他也弄出陳漢版的“北大荒”改為“北大倉”,讓東北之地成為大漢的糧食生產基地,這樣縱然百年之後,朝堂的文臣也不會選擇放棄廣袤的東北平原。
此外,東北還有不少礦產資源,有待開挖和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