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苑,武英殿

隨著賈珩連續釋出幾道任命,殿中群臣皆是倏然一靜,心頭暗忖徐開其人,為何受得衛王如此信重?

徐開早些年應該得到了衛王的信重,這是由封疆大吏往閣臣之上培養。

大漢內閣自此由戶部尚書林如海擔任首輔,次輔則由工部尚書趙翼擔任,閣員柳政、劉禎、譚節等三人佐理閣務。

而六部當中,吏部尚書由李守中擔任,戶部尚書是林如海以內閣首輔掌部事,禮部尚書則是柳政,刑部尚書則暫缺,兵部尚書則是北靜王水溶和英國公謝再義兼領。

賈珩說話之間,眸光深深,又看向另一側的範儀等人。

除範儀之外,同時可見一些新面孔,都是賈珩這些年籠絡的一些新人才。

賈珩說話之間,轉眸看向一旁的徐光啟,問道:“徐侍郎,最近的蒸汽火車,改進的怎麼樣?”

哪怕是蒸汽火車已經修建好,但仍需繼續改進,當然鐵路已經先行鋪設,算是兩方同時進行,共同構建大漢的鐵路網。

徐光啟神情默然片刻,點了點頭,說道:“啟稟王爺,蒸汽火車已經改進好,但工藝仍需不停改進。”

賈珩默然片刻,說道:“蒸汽火車的工藝需要不停改進。”

這會兒,內閣閣臣柳政默然片刻,說道:“啟稟衛王,地方府縣有官員來報,地方百姓提及鐵路修建容易驚擾山神,招惹禍端。”

賈珩眉頭緊皺,沉靜、冷峻的妙目之中,不由現出一抹擔憂之色。

這等事其實屢見不鮮,因為後世的大清曾經也因修建鐵路而引起不少人的反對。

其中的理由,就有動搖山神,破壞風水。

賈珩說道:“讓地方官府做好宣教諸事,不使百姓影響到鐵路修建諸事。”

柳政聞聽此言,拱手應了一聲是。

賈珩轉而看向一旁的北靜王水溶,問道:“水王爺,海軍那邊兒前往東南海域探索島嶼,情形如何?可有最新的軍情奏報遞送而來?”

水溶說道:“海軍已經前往澳洲,海外的確有一方陸地,草木荒蕪,可供墾荒種植。”

賈珩點了點頭,默然片刻,說道:“先讓軍士在那方島嶼上築城,過一段時間,標註商道,以供商船和百姓前往。”

水溶道:“軍機處最近將會操持此事,不過駐軍日本島嶼的穆勝提及,海軍思鄉之情愈盛,函詢何時派兵馬輪換。”

賈珩說道:“以江南海軍乘船前往日本島嶼,替換穆勝所部。”

水溶應了一聲是。

賈珩見議了個七七八八,倒也不再提及旁事,開口道:“今日就先這般,諸位先行散去。”

殿中諸文臣皆是齊聲應是。

……

……

時光匆匆,歲月如梭。

不知不覺就是兩個月過去,轉眼之間就進入乾德四年的深秋,一場秋雨之後,冷意愈盛三分。

這一日,神京城外來了一批浩浩蕩蕩的車隊,而為首的那輛車轅高立的馬車裝飾精美,周圍可見大批家丁環護左右。

而前浙江巡撫,現任內閣閣劉禎攜家眷,在經過近一個多月的趕路之後,終於抵達神京城。

劉禎孫女,劉採盈伸出一隻白皙如玉的纖纖素手,挑開一側的車簾,那雙靈動晶瑩剔透的眼眸,不錯眼珠地看向街道兩旁鱗次櫛比的店鋪,看著哪兒都覺得新鮮。

“爺爺,前面就是神京城了啊。”劉採盈那張俏麗、柔媚的臉蛋兒上,滿是新奇和欣喜之色。

劉禎面容蒼老,可見溝壑深深,手捻頜下三綹灰白鬍須,說道:“記得爺爺當年還是戶部主事,如今不想時隔十餘年,又重返神京。”

劉採盈轉過一張俏麗、明媚的臉蛋兒來,臉上滿是繁盛笑意,說道:“爺爺,外面的人都說衛王是三頭六臂的英雄。”

劉禎點了點頭,說道:“衛王雖非三頭六臂,但卻是雄才大略,多謀擅斷,非常人可比。”

如今的朝堂可謂衛王獨攬大權,雖未有人主之名,但卻有人主之實。